释儒翼并风徽,慧炬明伦,同循矩擭; 净白薪传盛业,灵岩庐阜,永仰师承(注三八)。 “释儒翼并风徽”,与印光大师所说的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的意义相同。“灵岩庐阜,永仰师承”,足以证明,雪庐老人承袭印光大师的精神之所在。 [注释] 注一:林子青《弘一大师年谱》,页四五,天华出版社,一九七八年。 注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一——三,弘一〈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注三:林子青《弘一大师年谱》,页一二一。 注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六一六,弘一〈覆王心湛居士书〉。 注五:陈慧剑《弘一大师傅》页二七九,东大图书公司,一九八六年。 注六:林子青《弘一大师年谱》页一七六。 注七: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六七一,德森〈追念导师溯前缘〉。 注八: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五五——二三六七,真达等〈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注九: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二六五——二二八六,〈印光大师言行录——大师史传〉。 注一O: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七,页二一,德森〈弘化月刊发刊词〉。 注一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六七一——二六七二,德森〈追念导师溯前缘〉。 注一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七,页八九,王智仰〈印公生西二周纪念〉,兼自述学佛经过。 注一三:大醒《大醒法师遗著》页一,印顺〈行状〉,一九六三年,海潮音社。 注一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四四三,大醒〈拜识印光大师的因缘及其印象〉。 注一五:同右。 注一六:同右,页二四四0——二四四二。 注一七:大醒《大醒法师遗著》,页二九九,〈写在口业集前面——代自序〉。 注一八:张曼涛《佛教思想文集》页二一四,〈太处大师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之地位〉,狮子吼杂志社,一九六九年。 注一九: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下册,页七0三。 注二0: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七四,高鹤年〈印光大师苦行略记〉。 注二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五九,真达等〈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注二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七七,高鹤年〈印光大师苦行略记〉。 注二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七,页四五二,高鹤年〈印光大师画传跋〉。 注二四。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五一0,范古农〈我之纪念印光大师〉。 注二五: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五三——二五一三,范古农〈我之纪念印光大师〉。 注二六: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范古农(幻庵)〈与客谈纪大师〉。 注二七:菩提树杂志四O三期,页一六,柳絮〈雪庐老人〉。一九八六年六月八日出版。 注二八: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三,卷上、书、页三六九,〈复李德明居士书〉。 注二九:参见第五章第三节以居家修行适应时代需求。 注三0:菩提树杂志四0三期,页二0,于凌波〈我活着,是为了弘扬佛法〉。 注三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二七七——二二七九,〈印光大师言行录〉。 注三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四二九,圆瑛〈印光大师生西事实〉。 注三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0 0 0 ,〈复于归净居士书〉。 注三四:明伦杂志第一八三期,页五四,诚达“岁月易逝,师德难忘”,一九八八年四月出版。 注三五:《净土丛书》第十五册,页六二四,李炳南〈佛学问答类编〉,台湾印经处印行,一九八一年。 注三六:同右,页六一八。 注三七:同右,页六0八。 注三八:菩提树杂志四O三期,页三六。 第七章 结论 在中国近代的四大高僧(太虚、虚云、弘一、印光)中,以印光大师为专弘净土。他的一生,注重戒行,会通儒、佛,在社会上有广大的信徒,对传统的中国佛教信仰,注入了新的生机。 对于这样一位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佛教大师,居然在民国后,社会与文化都有大变化之时,大获成功;到底其成功的秘诀何在?他经历了何种过程和奋斗,而后有了如此杰出的表现?值得任何关心中国佛教复兴运动的人,来探讨。 本文的前述六章,除第一章绪论外,皆在解说这些问题的背后原因。我们发现有几个原因是相当重要的: 一、传统的佛教因素:印光大师虽一生专宏净土法门,最初却是基于自己出家学佛的需要,而后才成为影响信徒的主要思想——如果我们对净土思想,以及其在中国社会普及的状况,有了解的话,当会发现这是最深入社会大众的佛教信仰。这一思想渊源及广大的基础,是现成的大舞台,只等待像印光这样的大师出来,即可产生共鸣,发挥影响。故构成了成功的要素之一。 二、印光大师的家庭教育,使他具有深厚的儒学基础。当他二十一岁出家时,较之一般自幼出家的僧侣,更具治学的优越能力。因此,他不但可以明确自择学佛方向,也可以独立、超然的立场,将心得表达出来。他不必汲汲追随他人,却可以流利、雄辩的文章,发挥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条件,使他籍文字般若,即可说服社会,而不必到处奔波宏法。 三、印光大师离开陕西和北京,来江浙精华区的普陀山法雨寺苦修,一方面使自己处于陌生的环境,必须更加刻苦自励的精进佛法;另一方面,因接近人文发达的精华区,亦使自己有较多机会接触高明之士。两者互为助缘,于是一个苦行的高僧形像,便会在适当时机出现在社会大众面前。否则,以印光大师的与世隔绝情形,如果依然处于陕西或湖北的佛寺,将不易为世所知。成名固并非印光大师的本意,因他一直避免涉世太深,恐其妨碍修行;但终不得不出而涉世的原因,和一些知识份子交往,有极大的关系。高鹤年、徐蔚如等热心人士的出现,才使印光大师成为社会大众归心的焦点。 四、儒、佛的会通,在实际上有互补之处。因而使印光大师的宗教实践方法上,具有普遍性的特质。它淡化了纯佛理的艰深色彩,却因而更为社会人士所欢迎。这依然是传统思想的主流,加上印光大师的个人经验,所交织而成的结晶。故此在本文的第五章中,特别诠释了这些内涵。 然而,这几个因素,如非配合印光大师一生的淡泊名利,诚恳待人,热心宏法,以及对佛法的修持经验,将难以产生长久和广大的影响力。 (发布者: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