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格的感召,使他较其他同时代的几位高僧,更具亲和力,也较少树敌。因而,无论他生前死后,都不断地被人怀念和敬仰。 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主要为净土法门,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已获得学术界的肯定,故陈荣捷博士特别指出他是近代佛学复兴的第一人,对几百年来已经衰微的中国佛教的净土宗赋与新的生机。而在佛教界方面,他的成就也是公认的,正如本文第三章第一节传略中所提到的,弘一大师的赞美:“大德如印光法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连太虚大师也赞美他为“清季民初,尽一生精力,荷担斯法(按:即净土法门),解行双绝者。”(注一) 的确,中国佛教思想,自唐中叶以后,其他宗派皆失去了活力,只有禅净两宗,成为中国民众信仰的主流。而禅净合流的主张,经北宋永明延寿而到明末的莲池及蕅益两大师已达高峰。清末以来,则因禅宗没落,净土宗因而成为主要的法门。但是,在印光大师出家当时,净土法门并无真正深刻修持的大师,在社会上赶经忏营生成了佛教主要的活动,这对清末、民初那种多灾多难的中国社会,难以发挥大乘佛教佛大的济世精神,因此招来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份子的严重歧视,因而造成佛教发展的重大危机。虽有熟心护法的居士,如章太炎之辈的维护佛教,但是,如非佛教界本身能够深刻反省,振衰起弊,佛教的没落是无法避免的。印光大师有见于此,为挽救佛教的衰微,故一方面长期刻苦精修净上法门,一方面藉文字般若向社会大众宣说,终于促使中国佛教走上复兴之路。这就是他的伟大贡献和成就突出的原因。 印光大师的奋斗历程及其与时代环境互动的因素,皆与上述情形有关。对于关心中国佛教未来命运的每一个人,印光大师的典范是值得研究和效法。这也是笔者研究印光大师的生平舆思想的最大收获。 [注释] 注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七,页四,太虚〈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塔铭〉。 参考书目 一、张玉法着《中国现代史略》,台北东华书局。 二、陈荣捷着《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廖世德中译,文殊出版社。 三、释广定汇编《印光大师全集》共七册,佛教出版社。 四、东初着《中国佛教近代史》上、下册,东初出版社。 五、洪启嵩、黄启霖主编《杨仁山文集》,文殊出版社。 六、江灿腾〈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东方宗教讨论会第二届年 会论文。 七、圣严译《中国佛教史概说》,商务书局。 八、现代佛学大系——第廿八册,蒋维乔《中国佛教史》。 九、阎振兴、高明总监修《当代国语大辞典》,百科文化事业。 十、《文史辞源》册四,天成出版社。 十一、薛化元、晚清〈中体西用〉,弘文馆出版社。 十二、圣严着《明末中国佛教的研究》,山喜房佛书林(日本)。 十三、林子焜《法义析微录》,天华出版社。 十四、大正藏第四七册,《安乐集》。 十五、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正闻出版社。 十六、大正藏第十二册,《无量寿经》。 十七、大正藏第三七册,《观无量寿佛经疏》。 十八、日本,正木晴彦〈善导的净土教学〉,春秋社讲座大乘、净土思想。 十九、印海译《净土教概论》,无量寿出版社。 二十、《净土十要》蕅益编集,佛陀教育基金会。 二十、刘国香语译语体文《大佛顶首楞严经》,狮子吼杂志社。 二十二、大正藏第十九册,《楞严经》。 二十三、《四书读本》,德兴书局。 二十四、聂云台编《历史感应统纪》,新文丰出版社。 二十五、黄忏华等着《中国佛教总论》,本铎出版社。 二十六、清朝,知不足斋《列女传》安乡有限公司图书室。 二十七、林子青着《弘一大师年谱》,天华出版社。 二十八、张曼涛着《佛教思想文集》,狮子吼杂志社。 二十九、台中菩提树杂志第四0三期。 三十、台中明伦杂志第一八三期。 三十一、《净土丛书》第十五册,台湾印经处。 三十二、圣严《明末佛教研究》,东初出版社。 三十三、陈慧剑《弘一大师传》,东大图书公司。 三十四、陈慧剑《当代佛门人物》,东大图书公司。 附录 按:此年表只是简略的叙说,大部分参考陈慧剑《当代佛门人物》——印光大师年谱简编(注一) 清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一岁,十二月十二日誔生于陕西郃阳,赤城东村赵氏之家。父赵秉纲,母张氏。上有二兄,长兄从龙,二兄攀龙。师名绍伊,字子任。生后六个月,眼睛罹患急性结膜炎,几乎丧明,后虽治愈,但目已不明,久视便不能见物,时发时愈。 同治六年——同治十三年,一八六七——一八七四,七岁 ——十四岁,师向未从塾师读书,惟始终由长兄教读经及诸子书。(先在家,后至长安从兄读)。 光绪六年,一八八0,二十岁,师自发蒙入学,便随长兄从龙读孔孟之书,在青少年期间,以“为圣贤继绝学”》自许,和同“韩、欧、程、朱”之学,辟佛批老,“火书人人”之议,不让古人。待弱冠之前,罹患重病,困顿多年,病后始悟辟佛之无知,至此灭除理学家知见,渐习佛典,知佛法广大精博,绝不是一般浅薄之人所能了悟。乃放弃昔时心胸,皈投佛海。 光绪七年,一八八一,二一岁,到终南山,南五台,礼道纯和尚剃染。 光绪八年,一八八二,二二岁,受具足戒于陕西兴安双溪寺。在戒期中,因兼任书记,目疾复发,但仍一心专念佛号,写字时亦 心不离佛,及戒期圆满,目亦痊愈,自此坚信念佛为成佛唯一捷径。 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二六岁,师闻河北怀柔红螺山资福寺,为“彻悟禅师道场”,专修念佛,颇为向往,乃入红螺山资福寺念佛。 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二七岁,正月告假,朝礼五台山,仍回资福寺后,历任云水堂、香灯、寮元等职。兼持“彻悟禅师语录”,在念佛声中,又沉潜三年,兼习大乘经典,深入经藏。 光绪十六年,一八九0,三十岁,至北京龙泉寺担任“行堂”(为大众添菜添饭)。 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三一岁,住北京圆广寺。 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三三岁,住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为首座和尚,整理经藏,同时日夜惟称佛号,精勤不懈。 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三七岁,宣讲《弥陀便蒙钞》于法雨寺。讲经圆满,即在寺中珠宝殿闭关,前后两期、共计六年,精进念佛,誓证一心,道行深厚。 000000光绪三十三——宣统二年。一九0七——一九一0。四七——五十岁。仍住法雨寺。师与外界往返函件中,常询及佛法传扬之状况,并希提倡净土法门及因果报应。 (发布者: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