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众是专业的修行人,不但依佛法自修,也同时承担了住持佛法、传承佛法的任务,进而更要以佛法教导他人,如果缺乏慈悲,就有亏出家众的身份了。 当然,宗风所写的也好,或者刚刚所讲的慈悲也好,都是要我们去学习,不是道理了解了,我们就是那样的人了。以我来讲,我自己也在学习中,但总觉得做不到,做得不好,所以就像宗风所写的,“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慈悲心并非佛教所独有的,古来儒家也有类似慈悲心的思想,像《四书·大学》里面就有二句话:一句是“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另一句是“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就是说国家的国王不是以世间的金银财宝为宝,而是以对百姓的行善、爱护作为宝,以亲民为宝,亲民爱民,仁民爱物为宝。 《礼运·大同篇》也谈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也就是说,不只孝顺恭敬自己的父母,不只疼爱怜惜培育自己的儿女,更要推广这个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也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 不管是以儒家思想做为修身养性的基础也好,或者现出家相来学习佛陀教法的慈悲也好,内心都要存着对众生的慈悲。对众生的慈悲,以佛教语言来说,就是要有“菩提心”,也就是“利他之心”。 世间最宝贵、最稀有难得的就是“利他之心”,因此“菩提心”在佛法当中是最为重要的。再怎么行善积德,如果忘了菩提心,所行的善事虽然会带来下辈子的福报,但人在福中、乐中往往会得意忘形而造罪业,第三世就会堕落了,这就是三世冤。所以《华严经》就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可见菩提心之重要。 为了身体可以舍去钱财,为了生命可以舍去钱财与身体,那为了佛法的菩提心,是可以舍去钱财、身体与生命的。因为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心,菩提心一旦长养之后,可以生生世世留存在阿赖耶识之中,永不消失。 因为我们学的是净土法门,已先晓得我们的菩提心很难生起、圆满,因此以念佛蒙受弥陀救度,先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证得佛果之后,自然能够自在无碍的展现菩提心。但是不管圣道门或净土门,既然菩提心是佛法的核心,所以不论目前能做到多少,我们都应该随分随力尽量去做。 一个心存菩提心,想利益他人的人,所展现出来的就会像宗风所写的,“凡事是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凡事为对方带来“恩慈体贴”,凡事“让美归功、分怨共过”,不会与对方争执,甚至怀恨生气,不会不平、不满、抱怨、诉苦。 因为在待人处事上心存利人的菩提心,因此可以吃亏、受苦,也不忍给对方带来亏损与痛苦,所谓“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我们生生世世以来,都有无量无边的业障,佛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这一生当中所遇到的,不管是顺境或逆境都要感恩。 可能有人会想,他对我不好,对我有所亏欠,怎么有办法感恩?其实要感恩。因为对方让我们有机会可以还债,让我们消业障、增福德。同时,这样的境缘,正是让我们修忍辱的好机会,是修行上的一种庄严。因此,佛陀说,“人家对我们无理的对待,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恩惠”。 有的出家众,虽然现出家相,但不晓得修行的真正意义,还是跟过去世俗的习性、观念一样,认为他对我无理。一般来讲,无理一定要讨一个公道,这是一般人的想法,但对修行人来说,别人的无理,正是我们偿还业债的时候,别人的无理正是让我们修忍辱度的时候,别人的无理正是让我们增加功德的时候,别人的无理正是让我们实践“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时候。所以不应该计较,甚至愤恨在心。 因为有菩提存心,所以看一切众生都比宝物还要可贵,就像刚刚所讲的,“以善为宝,以仁亲为宝”,那修行人就是“以众生为宝”,珍惜众生,从内心深处,想为众生带来利益,带来安乐。 有好处、有利益、有成就的、有成功的,都默默地、主动地奉献给对方;对方有过失、有苦恼、有亏损、有失败,就主动地、默默地承担,这才是修行人。 如果遇到无理、非理的对待,修行人只有对他生起大悲心,是不会生起瞋恨心的,如果生瞋恨心那就不是一个修行人了。当然,我们是凡夫,说要完全生起大悲心是不容易的,可是至少要做到“不含怨过落日”。一有不好的念头、起情绪、发牢骚、愤恨的念头,就立即反观自照,立刻把瞋恨心消除。 很多人都是习气做主,受情绪掌控,可是一个修行人,必须要理性当家,而不是情绪当家,要“理性而不情绪,慈悲而不瞋恨”,凡事要往正面去思惟,绝不可朝负面思惟。不管对象、事件是如何,只要往正面思惟,就会带来正面的效果;如果往负面思惟,就会带来负面的效果。 凡事都是我们的“镜子”,我们面对镜子,镜子所显现的,就是我们所展现的──好、坏、美、丑、宽容、计较,我们的身口意就是这样。在这个世间上,我们所处的环境、他人对我是好是坏,都是我们自己招感来的,如果我们没有那样的业力,是不可能招感来这种环境的。因此每个人必须为他自己所遇到的负完全的责任,其实这也是佛法中有关信解三世因果业报的根本道理,相信因果的佛教徒,自然会朝此方向去实践。 也就是说,我们所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我们都有责任,而且应该负起全部的责任,因为这都跟我们的业力有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反观自省、自我忏悔,而不是去责备外界的人、事、地、物。 对一个修行人来说,惭愧心、忏悔心是非常重要的。有惭愧心、忏悔心,人就会谦和,不会刚强。修行人的心地应该是柔软犹如棉花,不是刚硬犹如铁板。像棉花的话,就什么都能够承受,不会反弹、抵抗,修行人就是要培养这种个性。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讲演集(二)》中有收录二篇几年前我跟议事委员的谈话,大家可以利用时间看一下。 谈到这里已经九点半,不晓得同修、莲友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我再次强调:我们学佛人要学慈悲,要以慈悲为宝,不以世间的财物或稀有之物为宝。那慈悲的对象就是众生──眼睛看得到的人类、动物,还有看不到的众生。所以修行人就是以众生为宝,出自内心的想为对方带来利乐──利益、安乐,而不给对方带来苦恼、亏损。如果自己有好处、有成就,都主动的、默默的奉献给对方;对方如果有过失、有亏损、有苦恼,也主动的、默默的去接受、承当。也就是“失败归自己,成功给他人;好事向他,坏事向己”。能这样行持者就是修行人。
(发布者: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