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深心 善导在《观经疏》中说:「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25)深心又称深信,也即深信之心,是对佛法的深厚信心。善导十分重视深心,并从主客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方面,善导认为主体要树立这样的一种深信之心,即要相信自己是处于末法社会的凡夫,不具备依靠自力成佛往生的可能性,必须对自身全盘否定。另一方面,善导又从客观方面立深信之心,它有三方面内容:一要坚定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众生乘其愿力定能往生;二要坚信《观经》中的三福九品定散二善是释迦牟尼佛所说;三是深信《阿弥陀经》中诸佛证信称名往生。善导通过这样的论述,进一步确定了净土经典在末法时期的地位,要求人们对净土宗坚信不疑。 表面看来,深心的主客两方面说法有矛盾,善导强调两方面实际上是统一的。在善导看来,罪恶深重而难以得救的众生,由于充分认识到自身根机低劣,靠自力无法解脱,就能放弃一切异想邪见,一心指望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从这个角度看,是离阿弥陀佛国近了。相反,那些自恃自身根机好,不相信阿弥陀佛愿力的众生,距离阿弥陀佛是很远的。善导认为一旦树立了深信之心,就能一心只信佛语,佛经上怎么说就怎么做。但这样一来,也会出现有人利用其他佛经来非难净土信仰的情况。善导认为这首先要坚定自己的信心不动摇。其次,要认识到佛是对机说法,净土经典是佛对末法众生讲的,其他的经典不适合末法众生,不能用其他经典来非难净土经典。总之,只要众生牢记自身是罪恶凡夫,无出离之期,只有靠阿弥陀佛愿力才能往生,那就不会动摇自己的深信之心,也就能经过修持进入佛国净土了。 3、回向发愿心 回向发愿是佛教的一大特色,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佛教徒所作的任何有利于佛教的事情都要回向发愿,即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自己的期望。净土宗的回向有二种:一往相回向,即以自己所作的功德回施于一切众生,希望共同往生阿弥陀佛国。二还相回向,成就一切功德,往生净土之后,愿意再回到世俗的娑婆世界教化众生,使众生回向净土。善导认为,往相回向的善行有二方面,一是自己所修善行,包括众生过去、现在所作的一切功德善行,众生身、口、意三业所作的一切功德善行,以及众生所作的世俗善行和出世善行。世俗善行即戒福和行福。所谓戒福就是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所谓行福即发菩提心,相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劝进行者。往相回向的另一方面是随喜善行。所谓随喜也有两方面含义,一见人喜事,随之欢喜;二为随所喜。比如布施,富人施舍金帛,贫人施舍水草,各自都是出自内心所喜。 发愿,是指众生应当发起往生净土的誓愿。发愿在净土信仰的地位很重要,一部《阿弥陀经》先后三次劝导众生应当发愿。第一处是在描述西方净土的庄严之后,劝导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26)第二处是在开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时说:「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27)第三处是在开示众生已发愿当生时说:「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28)所以善导说:「此心深信,由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一心,投正直进。」(29) 总之,善导所讲的至诚心是真实之心,是为往生不伪之心,深心是深信佛的愿力之心,回向发愿心是回向所修之行,愿求往生之心。此三心总名为安心,即将心安置于所求(净土)、所归(阿弥陀)与所行(念佛)三者。三心是安心之极要,由此善导说:「三心既具,无行不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30) (二)称名说 善导认为众生是凡夫,不能依靠自力进入高妙的阿弥陀佛报土世界。只有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才有可能进入。而启动这一伟大愿力的即是称名。「南无阿弥陀佛」就像一个开关,本来众生和佛的愿力是互相隔绝的,靠了这六个字,二者得到了沟通,互相融合。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善导的称名思想。 首先,善导通过确定《观经》的宗旨进而奠定称名念佛的地位。净影寺慧远和吉藏等人认为整部《观经》讲的是观佛三昧,善导认为《观经》讲的是念佛三昧。其中前十三观是观佛三昧,是韦提希请佛为具有定机的众生所说,后三观是佛为了救度众生而自说的法门。由于《观经》的目的是佛为末法众生而说,因此观佛三昧就是佛为了建立念佛的一种假说。这在释尊向阿难传授《观经》时并未付嘱观佛三昧,而是付嘱「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31)中也可看得出来,善导认为观佛三昧是说废,念佛三昧是说立,一废一立,确立了《观经》的念佛宗旨。 其次,善导的称名思想还表现在对临终十念的解释上。《观经》下品下生文中有「此人为苦所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佛,当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以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如一念顷,亦得往生安乐国。」(32)善导认为临终十念,就是十声称佛。善导在《往生礼赞》中也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33)在《观经疏》解释经文「具足十念」时又说:「今此十声称佛之中,十愿十行具足。」(34)可见,善导是以称名解释十念的。 再次,善导还通过对众生所作正行杂行的区分确立称名念佛的地位。善导认为众生的一切行为,一种是专门依照净土经典修行的「正行」,舍此之外的行为都是「杂行」。善导依昙鸾的五念门(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将正行分成五种:一心专门读诵净土经典的读诵正行;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阿弥陀佛国的观察正行;一心专门礼拜阿弥陀佛的礼拜正行;一心专门供养、赞叹阿弥陀佛的赞叹正行;一心专门口称阿弥陀佛的称名正行。善导又将五种正行中的称名正行称之为正定之业。认为称名是佛的本愿,又是人人都可修行的,因此要舍杂行,修正定业。善导说:「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飘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悯,直劝专称名字。」(35)
前文提到净土经典认为,众生处于末法社会,根机低劣,是一种有着很大缺陷的存在,而阿弥陀佛是无限的存在。佛的名号在二者之间架起了桥梁,为凡夫往生提供了可能。名号为何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善导认为,这必须从佛的慈悲上理解。佛哀悯众生的不幸,于是将自己浓缩成「阿弥陀佛」名号,也即佛放弃了自己的一切,而以名号的形式存在。这样,名号就包含了佛的全部功能,是其愿力的集中体现。一切行,一切愿,宇宙中的一切全都包含在「阿弥陀佛」当中。因此,善导说:「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36)佛的存在,只有变成名号,才易于被众生把握,而众生也只有依靠名号,才能到达佛国的境界。善导还论述了众生念佛的具体作用,认为有三种作用:一亲缘的作用。即「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佛亦亿念众生,彼此不相舍离,故名亲缘。」(37)念佛在佛是其本愿,因而念佛之人便与佛结有深缘。二近缘的作用。「众生如愿见佛,佛即应现前,故名近缘。」(38)念佛的众生,如发愿见佛,佛就会出现在面前。三增上缘的作用。「众生称念佛名,即除多劫之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则诸邪业无能系碍,故名增上缘。」(39)众生由于专心称佛名号,结果就消除了以往的罪过,排除了意识上的种种杂想,进入一种纯粹的无善无恶的清净状态。这种状态是超越一切善恶的净心,所有的造作也都停止了,众生也由此而得到解脱。所以说念佛能为众生的解脱起一种增上缘的作用。
(发布者: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