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所谓「特色」,即事物特有的本质属性。净土宗之特色,即是净土宗特有之教义判释,为不共圣道诸宗,超胜余佛净土,而能纯粹彻底彰显「弥陀救度」之法门者。 其理论根据即是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名为「念佛往生愿」;此愿为愿中之王,根本之愿,以总为别,独称「本愿」。 一切善恶凡夫,只要称名念佛,自然乘佛本愿;现生永被弥陀光明摄取不舍,命终直入弥陀报土速证佛果。故得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已非娑婆凡夫,已是极乐圣众。 不假万行回向,横超品位阶级;胜易圆顿,不可思议;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具体言之,开为四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本宗之「传承」,完全依据净土宗之大成者──唐朝高僧善导祖师。 「本愿称名」之义,善导祖师《观经疏》结论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凡夫入报」之义,善导祖师《观经疏》以问答释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谨恭录「经文」、「祖释」为证,并各附「补充说明」于后。 一、本愿称名(十五则) 经文 1.《大经》「本愿文」(第十八愿)(《大经》第二五页):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祖释 2.善导祖师《观经疏》「本愿释」之文(《善导祖师全集》第五一页):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3.善导祖师《观念法门》「本愿释」之文(《善导祖师全集》第三五四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4.善导祖师《往生礼赞》「本愿释」之文(《善导祖师全集》第五三九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经文 5.《大经》「本愿偈」(《大经》第六四页):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6.《观经》「本愿称名」之文(《净土三经读本》第一六七页): 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7.《观经》「付嘱称名」之文(《净土三经读本》第一七○页):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8.《小经》「本愿称名」之文(《净土三经读本》第一七八页):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祖 释 9.龙树菩萨《易行品》「本愿称名」之文(《易行品要义》第一三页):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0.天亲菩萨《往生论》「本愿偈」(《往生论注要义》第七页):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11.善导祖师《观经疏》「本愿称名」之文(《善导祖师全集》第三一七页):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12.善导祖师《往生礼赞》「本愿称名」之偈(《善导祖师全集》第五二九页):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13.善导祖师《往生礼赞》「本愿称名」之文(《善导祖师全集》第五三八页): 得闻弥陀本愿名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 14.法照大师《五会赞》「本愿称名」之偈: 弥陀本愿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愚; 15.法然上人《选择集》「本愿称名」之文: 弥陀如来为普摄于一切,不以诸行为往生本愿,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也。(《法然上人全集》第三○页) 二、凡夫入报(七一则) 祖释 1.善导祖师《观经疏》「凡夫入报」之文(《善导祖师全集》第五五页):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经 文 2.《大经》「必至灭度」之文(《大经》第二四页):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3.《无量寿如来会》「证大涅槃」之文(《大经》第一二四页): 设我成佛,国中有情,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菩提。 4.《大经》「住正定聚」之文(《大经》第五七页): 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 5.《无量寿如来会》「到涅槃处」之文(《大经》第一二四页): 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 6.《大经》「受乐无染」之文(《大经》第二九页):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7.《大经》「相好如佛」之文(《大经》第二五页):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8.《大经》「一生补处」之文(《大经》第六六页): 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 9.《大经》「次如弥勒」之文(《大经》第一○九页):
(发布者: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