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定散二善,不如念佛;定散二行,为归念佛。善导祖师释:虽说两门,意在专称。 刚刚讲念佛的功能力用,是大利无上,念佛才是真善,超越定散二善。其实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面讲定善跟散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这句弥陀名号功德的超越性。如果一开始没有讲定善、散善,就直接讲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功德力用的话,听的人就不晓得它们的高低,因为没有经过比较;而一经比较,才晓得定善跟散善这两种,都不比念佛殊胜。另一方面,是为了引导本来修学定善或者散善根机的人,完全归入专称弥陀佛名,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即使随缘、随份、随力修学三福,乃至广修三学六度,但也不依靠那些功德往生极乐,为什么?一者其它法门的功德,不如弥陀名号的功德能够救度下品下生的根机;二者这句弥陀名号本身已具足三学六度、百千陀罗尼的功德,只要称念弥陀佛名,不假他求。 所以,《观经》的定散二行,以下品下生为终结,有引导十三观以及上中二品归入念佛之意;而到了《观经》最后的流通分时,则以非定善、非散善的本愿称名之念佛作为总结论,而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又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祖师对这两段法语解释说: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又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至此整部《观经》,彰显定散二善不如念佛,定散二善为归念佛的深意,可说洞若观火。 ——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六) 主讲:慧净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