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法语13则 1. 所谓“净土法门”就是指弥陀本愿的救度,如果不是弥陀本愿的救度,就不是真正的净土法门了。因为净土法门的定义就是“易行道”,易行道必须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的。2. 净土法门的中心,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以名号为我们的生命、以名号为我们的修持,也以念佛为我们的法乐。3. 一代圣教皆是六字注脚,六字名号含盖一代藏教。通宗通教之士,不归弥陀,不得往生;愚夫愚妇之辈,但称名号,速证涅槃。4. 净土法门讲专——专修,讲唯一——独一无二。十方诸佛独有阿弥陀佛是王,独一无二。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最”、“第一”,就是独一。净土法门是独一的法门、无二的法门。我们的本尊是阿弥陀佛,我们所拜的对象也是阿弥陀佛,我们所称念的,也唯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我们所信受的,也只有阿弥陀佛的救度,一切的一切都归向阿弥陀佛,一切的一切也都以阿弥陀佛为根本。5. 我们生生世世以来欠十方众生的债非常多,遍满宇宙,我们要离开娑婆世界这些债要如何偿还呢?只要专称弥陀名号就好,因为这一句弥陀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是足以让我们偿还一切业债的。《观经》说:“称南无阿弥陀佛,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善导祖师也说:“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我们从娑婆到极乐世界,资粮功德在哪里?同样在这句万德洪名的南无阿弥陀佛。只要我们专一称念,就必定往生极乐,弥陀名号是我们往生的资粮,往生的大利无上功德。《大经》说:“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往生极乐之后,快速成就佛果,功德在哪里?也在这一句万德洪名的南无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为了成就我们离苦得乐、超凡入圣,而五劫思惟四十八大愿,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的,成就我们的必定往生、快速成佛。6. 佛的正报和依报是一体的,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是一体的;再者,佛的本体跟佛的名号也是一体的,佛的本体功德在哪里?就在这句名号里。这样说来,阿弥陀佛有多少功德,这句名号就有多少功德。经典中说,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所以这句名号也是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微妙、至高无上”的功德。7. 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要救度所有的众生,如果所讲的法没有办法救度众生,就没有达到祂出现在世间的目的。反之,所讲的法,不管是什么法,只要能使十方众生往生,使十方众生脱离三界六道,了生脱死,离苦得乐,那这个法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目的、本怀。因为惟有往生极乐世界这法门才是我们众生做得来的,也是今生可得解脱生死轮回的,所以可说释迦牟尼佛出生这世间中,一生讲经四十九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十方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8.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也好、兆载永劫的修行也好,祂成就的极乐世界那么殊胜庄严,祂成就的佛身又是诸佛所不能及,这些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盼望我们十方众生都能往生祂为我们所建设的极乐世界。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的,阿弥陀佛就不需要取这样的正觉。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往生。9. 很多念佛的人,往往因不了解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本愿救度道理,所以虽然有在念佛,却心生不安,到了临终之时,也还苦苦恼恼,甚至于让别人担心他到底是否有往生,那都是因为他对佛心不了解。如果了解佛心,了解念佛的道理,不管他怎么样的念佛,他的心都是安稳的,不会怀疑。10. 佛陀成道后四十九年间,讲经说法三百余会,都是随著众生的根机,有方便性的、有真实性的,最终的目的是以方便导入真实。 学佛如果不知道分辨方便与真实,不晓得方便是进入真实的通道,而执著、停留在方便上,就无法解脱了;这一辈子没有解脱,还要等到未来世。 如今我们不只生而为人,且遇到佛法,更遇到佛法之中能真实解脱、当生成就的净土法门,这可说是百千万世承受阿弥陀佛慈悲智慧的导引,才使我们这一辈子本来不能出生为人而终于出生为人,不能逢遇佛法却在种种顺境、逆境中,遇到了弥陀救度的法门。11. 十方诸佛示现八相成道,目的也是在于说法度生,若非说法度生,则不漫然示现。而能彻底广度十方众生之法,即是阿弥陀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救度法门。十方诸佛舍此法,则不能普救众生;十方诸佛弘此法,则能普救众生。12. 大乘、小乘八万四千法门,显教、密教八大宗派中,有哪一个法门、哪一个宗派能够圆满大慈大悲地普度众生、给予众生拔苦与乐、令其离苦得乐呢?只有净土宗。不但能让众生离开六道轮回的分段生死之苦、分证法性的变异生死之苦,而且能令众生得证涅槃的真实之乐,这才是真正的离苦得乐。13. 如修其他宗派法门,或者戒定慧三学、六度万行,都很难达到脱离生死轮回。为什么呢?佛所说的都是真理,可以使我们解脱,但如果无法契应我们的根机,这个法即使如何的殊胜,也和我们没有关系。 在佛法当中,我们惟有信受弥陀的救度,称念弥陀的名号,往生弥陀净土。这个法门一方面很容易,一方面又很殊胜,可以当生脱离生死,往生极乐成佛,达到脱离三界六道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