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问答(慧净法师、净宗法师)(2)

: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 无有出离之缘。 体悟到自己是一个罪恶深重的凡夫,生生世世、尽未来际都不可能有力量出离三界六道。 好比一个人在茫茫的大海中,没有力量游泳,也不会游泳,一直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
无有出离之缘。

体悟到自己是一个罪恶深重的凡夫,生生世世、尽未来际都不可能有力量出离三界六道。

好比一个人在茫茫的大海中,没有力量游泳,也不会游泳,一直沉溺其中,永远不可能以自己的力量游到岸上来。

六道就是苦海,我们众生都沉溺在苦海中。沉溺,就是沉入水中、溺入水中,没有浮上来。

像我们这种众生,必须靠人家跳入海中把我们抱到岸上。

能够跳入水中、有力量把我们抱上岸的,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进入第二种,法的深信——信法:

二者决定深信,
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
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这两种深信是一种体悟性的内涵。刚刚讲的,譬如我们溺在水中,阿弥陀佛亲自跳下水把我们抱起来,我们心中充满了阿弥陀佛救度的真实,消除了苦恼和不安。这是一种实际体悟。

6问:我没有那种信心开发那一时刻的体验,我只信知「称名定往生」,不论时节久近,不论行住坐卧。请问师父,这种感受是否符合第十八愿?

答:这都符合第十八愿。因为,你既然是一向专念弥陀名号,不问时节久近,行住坐卧,念念不舍,这样无形中就在第十八愿里边了。因为往生并不是在我们众生这里讲说「要这个样子、要那个样子」,不是的!往生本来就是弥陀名号的功德力在运作。所以,称念这句名号的人,不管他知与不知、求与不求,自自然然有那一种往生的功能潜在其中。如一个念佛的人身上有佛光、头上有毫光,这是自然的。尽管他不知道、没有看到,可是自然会有这种功能,因为名号的功能、名号的自性就是这个样子。

好像火的功能就是燃烧,一旦点火就必燃烧,不管你知道或不知道,甚至你在口中或心中认为它不会燃烧,要它不燃烧,它也必定燃烧,除非你不点火,一点火就必定燃烧,因为燃烧就是火的功能。

这句名号本身能使我们往生,所以,我们称念这句名号就能往生。我们知道这一点去称念,信就在里面了,尽管对这个道理了解得不是很充分,可是能够一直称念下去,也必定往生,因为有阿弥陀佛在运作。

有记载信心开发过程、而且历历在眼目的,就是法然上人,法然上人有这个记载。法然上人说他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得到念佛的信心。法然上人说,他为寻找出离生死轮回的法门,翻阅经藏五遍,「到底哪一部经所解释的那个法门才是适合我,也适合任何人,能够解脱生死轮回呢?」——法然上人在当时被称为智慧第一,可是智慧第一的法然上人为了寻求解脱之道,还是一部经典、一部论典一直地翻、一直地看,总共五遍,最后才发现,善导大师所写的《观经四帖疏》里面有记载,称念名号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每个人能做得到的,简单快速。于是,其他经典都不看了,专门针对这部《观经四帖疏》再度看了三遍。第一遍看完,虽然大意重点还没有抓到,可是已经觉得很欢喜了。再看第二遍,更加得到安慰。再看第三遍,正当看到: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
顺彼佛愿故。

看到这段法语的时候,法然上人眼睛一亮,心头的石头当下落了下来。

他所体悟到的是什么?体悟到的是:原来我们往生这件事情,阿弥陀佛已经在十劫以前为我们预备好了,祂所预备好的,就是这句名号,往生这件事情就在这句名号里面,只要称名,就一定往生。因为这里所讲的「念念不舍」是「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意思就是说:我们只要称念这句名号就好,行也好,住也好,坐也好,卧也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形下,都没有关系,都没有限制,只要称念这句名号,修行时间长、修行时间短,都有资格往生,所以说「不问时节久近」。这样的话,岂非救度是没有条件、白白地送给我们的?而且是摆在这里,我们随时发现随时来拿,随时就拥有。既然是这样念佛的话,谁不会啊!都会。并没有限制一天念十万声、要念几千万,没有。也没有限定是出家、在家,男众、女众,要深入经藏、不深入经藏,都没有限制,只要我们称念这句名号。我们是什么样的身份,就以这样的身份来称念这句名号。如此说来,只要称念这句名号,往生与否,不在于我们有如何的功夫境界,不在于我们要这样地念、那样地念,不在我们这一边,而完全在阿弥陀佛那一边 ,阿弥陀佛发愿救度念佛众生,众生念佛必定往生!

所以,法然上人看到这段法语的时候,当下感动了,眼泪流下来了,当下就高声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那个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没有人,他就大声地念佛。「原来阿弥陀佛救度我,在十劫以前已经定下了救度的方法」,这是法然上人信心开发的过程。

至于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是去见到道绰禅师,道绰禅师给他讲《无量寿经》的时候,善导大师心中的疑惑就断除了,其他法门也就放弃了,一心称念这句名号。

有人追求「一念的信心」,又体悟不到,于是放弃称名,一直要追求那个信心的境界。但是,人生无常,现在死了就轮回去了。所以,你只要称名。何况在称名当中,信心就在里边了。所怕的是,你一方面称名,一方面认为不够,结果修其他法门去了。

那怎么办呢?必须环绕在善知识的旁边听,同时,信仰相同的莲友常常相聚研讨。

至于见解不同的莲友,我们要避开,免得被绊倒,因为我们都很软弱,容易跌倒。所以,要跟同修、善知识常常讨论,常常在一起,因为人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事情了。

7问:有句话说「信心必具名号,名号未必具真实信心」,请师父开示。

答:也就是说:信受弥陀救度的人,一定会称名念佛。因为在他的心中,最重要的以及最值得感恩的,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自自然然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下去,这就是「信心必具名号」。

那么,「名号未必具信心」,是说:称名的人,即使他称名,可是不一定有那个信心。因为称名的人很多,大家都在念佛,可是不一定了解弥陀救度的原理。这样的话,很可能他一方面念佛,一方面会认为不能往生。最糟的情形是半途而废,人家说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好,也就随着修别的法门去了,不能贯彻到底,是有这种现象。 (发布者: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佛要救你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