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要救你 > 上人 >

《观无量寿经》大意(上人、净宗师父)

《观无量寿经》大意 编述者:上人、净宗师父 一、序说 《观经》与《无量寿经》大意一致 今天我们讲《观无量寿经》的大意。《无量寿经》也好,《观无量寿经》也好,都是净土法门的正依经典

《观无量寿经》大意

编述者:慧净法师、净宗法师  

一、序说

《观经》与《无量寿经》大意一致

今天我们讲《观无量寿经》的大意。《无量寿经》也好,《观无量寿经》也好,都是净土法门的正依经典,都是讲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既然是净土法门的正依经典(主要依据的、根本依据的),那么,它们的大意始终都是一致的、一贯性的,不可能有不同、有差别、有矛盾。

这部《观无量寿经》,它的大意、它的宗旨,跟昨天所讲的《无量寿经》是不会有差别的。

方式不同

只不过是各部经所开展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从方便进入,有的直接从真实来显扬。

这部《观无量寿经》,它是采用从方便而进入真实这种善巧引导的方式。

二、正说

(一)十六观入第十八愿念佛

我们知道,《观无量寿经》从经文的文面来说,是在讲说十三种定观和三福九品的散善,也就是一般所讲的十六观。表面上虽然是在讲十六观,可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却不在这十六观,而是在传承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乃至十念」(注: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的念佛之法。

释尊本意在于持无量寿佛名

所以,这部《观无量寿经》讲完之后,最后要作个结论,并将这个结论交待阿难尊者,流通于世世代代,一直流通下去。

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的本意,交待在最后那一段经文,也就是《观无量寿经》「流通分」所讲的:

佛告阿难:
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点睛结穴喻

这段经文虽然简短,可是力量非常重。每部经都有它的经眼,那么,这段文可以说是《观经》的经眼。

画一条龙,活跃、辉煌、灿烂,可是到最后如果不点睛,这条龙就不能真正活跃起来,所以画龙最后要点睛。

这条龙即使远远地从千里而来,但它总要有一个归宿,总要找一个龙穴来安居。所以说:千里来龙,必须结穴。

这部《观经》从头到尾,虽然先讲定——定就是要入禅定三昧,才能观到极乐庄严以及弥陀的身相;后来又讲九品,即一般的散善,即不必入禅定,以一般心理状态去行善积德。虽然讲的很多,定啦、散啦,可是最后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却不流通定散二善,祂的本意不在这里,祂的本意是要我们「持无量寿佛名」,也就是持名念佛——就是以口业,以我们的嘴巴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这部经的千里来龙,就是在这一段经文结穴。

可以说,看经有了经眼,就好像有眼睛进入到宝库里,随意可以拿宝出来;如果没有眼睛,即使进入了宝库,也不晓得宝物放在哪个地方,结果还是空手而归。

这段经文不只是《观经》的核心、《观经》的结晶、《观经》的重点,也是整个净土法门的方针、宗旨,是净土法门的眼睛、净土法门的双脚。

有了这段经文,我们眼睛亮起来了,我们晓得目标,也懂得方法,所以,这段经文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的根本愿、愿王,也就是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注: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是一致的。

《观经》的本意:方便引入称名念佛

这段经文等于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说:前面所讲的十六种观,不是佛的本怀,而是一种方便。接引圣道门的众生信受弥陀的救度,这才是释迦牟尼佛宣说十六种观的目的。

十六种观的目的,不是让众生去观极乐的依正庄严,而是要众生了解极乐的依正庄严,产生欣慕愿生之心,之后就一向称念弥陀名号,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宣说《观经》的本意。因为非常明显地,释迦牟尼佛在这里所强调的、所交待的、所要我们依教奉行的,是「持无量寿佛名」。

四种念佛反显持名最胜

我们知道,念佛有四种念法,一般认为最高境界是实相念佛,其次是观想念佛,再次是观像念佛,最后是称名念佛。

这是依圣道法门的教理来分判的,如果依净土法门来讲,这种分判是错误的,刚好是相反的。

真正最高的境界,而又最容易、最简单、最安全,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就是称名,就是持名念佛。既不是观像、观想,更不是实相念佛,正好相反。

因为,就像这部《观无量寿经》,如果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为了让众生作定观,入定,进入禅定三昧,去观想佛身、观想极乐世界的话,那么,「流通文」就不是说「持无量寿佛名」,应该说是:观无量寿佛身。可是释迦牟尼佛不说「观无量寿佛身」,而是「持无量寿佛名」,意义非常明显,前面所讲的是一种方便接引。

权实废立

因此,这部经如果从它的展开顺序,到最后流通分来讲,就有一种废、立的意味。

什么叫废、什么叫立呢?「废」就是要舍掉的,「立」就是要奉行的。

废在哪里、立在哪里呢?如果依古代大德用三种方式解释废立过程的话,就是所谓的:「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

一、「为实施权」。「实」就是真实,「权」就是方便。为了真实的法门,而施设、开展、宣说方便的法门。

既然是为了真实的法门,为什么不直接说真实的法门呢?因为我们众生被贪瞋痴无明覆盖着,一下子说真实,大家都听不懂,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过程。

好比要到第五层楼,这是大家的目的,可是如果没有下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层楼的话,大家就上不来。

同样地,真实是我们的佛性,我们的佛性被覆盖着,不能一下子显现,所以,必须有一个步骤、有一个阶梯让我们上来。那个步骤、阶梯,就是方便。

能够懂得真实,很不容易,所以为「实」必须施「权」。

二、「开权显实」。「权」就是方便,既然方便宣说出来了,在方便之中必须显现真实,如果不显现真实的话,就永远在方便里边,就不晓得有真实、不知道如何进入真实了,所以说「开权显实」。

三、「废权立实」。既然接近了真实,那么,就必须将方便舍掉,而完全投入真实。 (发布者: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佛要救你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