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8)

受到这样殊胜往生的影响,老菩萨的孙女与外孙女两人全都出家了。 这位赖老太太是民国四十年代的人,没有受教育,不认识字,而那时候也很少有 法师 在讲经说法,电台讲经的更少,所以也少有听经闻法的机会,因此对佛

受到这样殊胜往生的影响,老菩萨的孙女与外孙女两人全都出家了。

这位赖老太太是民国四十年代的人,没有受教育,不认识字,而那时候也很少有法师在讲经说法,电台讲经的更少,所以也少有听经闻法的机会,因此对佛法的道理也一定不很了解,但是她等于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而且三个月前她就已经预知时至了。

就文化背景或其他条件来说,这位赖老太太可说都不如我们在座各位;但是她的殊胜往生,却未必是诸位可及的。如果我们要像她这样,就要如善导大师所言“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而且尽可能与人无诤,于世无求,内心常保柔和平静。

能三个月前预知时至,事先自己洗好身体、换好衣服躺在那里静待佛迎,不需莲友助念,而且还知道别人(他先生)只能再活三年:高僧大德最后所求大概也是如此而已。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一心念佛,同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

 

(附录:讲义)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善导大师《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善全》250页)言: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善导大师《观经疏》“正定业”之文(《善全》251页)言: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一、一切凡夫──《小经》言:“善男子、善女人”。此指五浊恶世凡夫,依念佛之德,佛即赞言 “善男子、善女人”。如《观经》“下品上生”言:“善男子(此人多作恶法,无有惭愧)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如藕益大师《弥陀经要解》言:“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

二、罪福多少──五浊众生有“福多罪少”,有“福少罪多”,有“罪福俱多”,有“罪福俱少”,有“唯罪无福”,无“唯福无罪”,何以故?以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故。

三、不问──心中有所疑难曰“问”,不问反之。

四、不乘弥陀愿力有二:

1.问罪多少──造罪时起疑而退心。以为如斯造恶之身,虽然念佛,往生不定。

2.问福多少──以为发起道心、行善积德之念佛,往生必定;若无道心善行,则虽念佛,往生不定。道心为先,佛力为次。

五、乘弥陀愿力有二:

1.不问罪多少──造罪时不起疑心,信知如是造罪,必堕地狱;然念佛乘佛愿力故,往生决定。

2.不问福多少──虽有道心善德,然信知不依此道心善德得往生,依弥陀愿力得往生。

六、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有罪无罪、有福无福,但念佛皆往生。罪不应作亦不足惧,未有罪能碍弥陀救度之力;福应该作而不可恃,未有福能胜弥陀名号之德。

七、时节久近──“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之念佛。

八、善导大师《观经疏》“念佛延促”之文(《善全》263页)言: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小经》言:“执持名号”即是“多善根福德”。(取意)

.《观经》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不信弥陀救度,是所有恶中之恶;信受弥陀救度,是所有善中之善。

.五逆十恶固然极恶,但信弥陀者终必得救;五戒十善固然大善,但疑弥陀者难免堕落。

.无善能胜弥陀救度之善,无罪能碍弥陀救度之罪。

.六字万德洪名,是六度万行之妙体;称念弥陀名号,是恒沙功德的结晶。

.信者得救,念佛易故、胜故,顺佛愿故。

.虽是恶人,若念弥陀,愿生净土,亦胜世间大善人。

.愿生称名,不但不轮回,反得成佛。

(发布者: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佛要救你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