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注》大意(慧净法师、净宗法师)(7)

阿弥陀佛(实相身)救度众生(为物身)的悲愿,原原本本领纳在我们心中,不加我们自己的盘算、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筹量计度进去,这个信心就淳了。 所以说,信心淳,就永恒性地破除疑。信心不淳,那就还有疑。 第二、信
阿弥陀佛(实相身)救度众生(为物身)的悲愿,原原本本领纳在我们心中,不加我们自己的盘算、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筹量计度进去,这个信心就淳了。

所以说,信心淳,就永恒性地破除疑。信心不淳,那就还有疑。

第二、信心不一。阿弥陀佛是这样子救度我们(只要专称名号、愿生净土,即得往生),我们往往不认为是这个样子,而认为:「虽然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但我应该这个样子、应该那个样子才能被救」,或者是「虽然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可是我要往生,哪有那么容易啊?我要累积这一点、累积那一点,修这个、修那个(注:除了念佛之外的修行),才能够往生」——不一。

因为不一,这颗心往往在那里晃动,「专修念佛怕不行吧?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永远没有决定。都是在那里「或许这样、或许那样,加上这个、加上那个」,好多种,没有一个决定性,这就是「信心不一」。

第三、信心不相续。既然不一,就不可能永远一个样子下去,所以就不相续。烦恼来的时候,就觉得没有把握了。或者是人家讲说别的法门很殊胜,就转到别的法门去了。不能一直信受弥陀、称念名号,不能永恒不变地持续下去。

信心与称名之一致

由于有「二不知」,所以有「三不信」。如果「二知」的话,就是「三信」。

「三信」是从三个角度来解说的,其实,「三信」就是一个信心,因此,真正的称名念佛在哪里呢?在于一个信心。你有了这个信心,自然会称名,这种称名就是如实的修行、如实的称名。如果没有这个信心,就不是如实的称名。

不过,这都是就我们这一方讲的。如果就阿弥陀佛本身来讲,祂救度的是十方众生,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信与不信,祂都要救度。只怕因不知道、不信,所以跑开了;如果能够不跑开,永远在那里,就是说,永远称念这句名号不改变,那就定得往生。因为这无形中,信也就在里面了;无形中,这句名号在那里运作。

昙鸾祖师在前面一方面说「愿往生者,便得往生」,一方面又说「要有三信,才能如实修行」,那岂不是互相矛盾吗?其实也不矛盾。这种一辈子都保持愿往生心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称名念佛的人,信心自自然然就在里面了,不然他怎么能够这样呢?如果他能够这样的话,就说明他宿善成熟,无形中信心就在里面了。

殷勤付嘱

好,我们又回归到原点。刚刚讲《往生论注》的大意在开头和最后的地方,其实这开头跟最后是首尾相呼应的关系,本质上是一个。所以在最后,昙鸾祖师就劝导我们说:

愚哉!后之学者,
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
勿自局分也。

就像《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在讲完《无量寿经》的时候,就将念佛法门交待弥勒菩萨:

佛告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将念佛能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的法门交待弥勒菩萨,要他传承下去,因为弥勒菩萨是当来成佛的,他当来成佛,最终还是要宣讲这个法门,所以就交待弥勒菩萨。

这也像《观经》,释迦牟尼佛将「持无量寿佛名」交待阿难尊者,要让他传承下去:

佛告阿难:
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是持名,而不是观佛像或观佛身。

这也像《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将念佛法门付嘱舍利弗尊者,说:

是故舍利弗,
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这部《往生论注》跟前面三部经一样,劝导后之学者说:

「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后来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哪,既然听到刚刚所讲的他力(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可以救度,好像船一样,可以坐上去,那我们就要领受」,所以说:

「当生信心」:而不要认为自己不够资格——「勿自局分」。

《往生论注》的大意就是这几点。

三、总结

现在来做一个总结:

我们净土法门,就是「易行道」。因为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谈到,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中也引用在最前面。

我们这个「易行道」,是讲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不是讲我们众生要如何来修行,然后回向给阿弥陀佛、拜托祂来救度我们,不是这样的。所以,是讲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也是讲众生信顺、信心念佛而被救,所以是一个圆、顿、简、速的法门。

我们每一个众生,内心都含有五逆谤法的烦恼,这种烦恼的凡夫依靠阿弥陀佛救度的「易行道」,就能够原原本本、在不断烦恼的当下得涅槃,这就是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所以,既然如此,我们「闻他力可乘」,就「当生信心,勿自局分」。

《往生论注》的大意,简单讲到这里。

(发布者: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佛要救你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