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 壹、安心篇 一、特别法门

《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 --2007年3月28~30日讲于韶关丹霞山锦石岩寺 壹、安心篇 印光大师的教化 从今天开始,我们计划用三天的时间,来共同学习印光大师的尊贵开示——印光大师精要法语。

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
--2007年3月28~30日讲于韶关丹霞山锦石岩寺 

壹、安心篇

印光大师的教化

从今天开始,我们计划用三天的时间,来共同学习印光大师的尊贵开示——印光大师精要法语。

印光大师是净土第十三祖,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位祖师,民国时代人。他是一位通宗通教的大善知识,又是一位从儒入佛、贯通儒佛的大学问家、大修行人、得道高僧。印光大师一生特别强调仗佛慈力,主张信愿专修念佛,其净土思想和净土宗的开宗祖师——善导祖师的思想很接近;著作主要是《印光法师文钞》,有《增广》、《续编》、《三编》,总共有一百多万字,风行天下,历久不衰。因为《文钞》量过大,一般人要通读的话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后人编有种种节略本,我们这里也是从《文钞》当中选取一部分精要的法语来共同学习。

印光大师一生的教化,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也就是我们常知的:

敦伦尽份,闲邪存诚;
深信因果,老实念佛。

「敦伦尽份」:行为恪守世间伦常道德,尽到自己的本份。

「闲邪存诚」:存心杜绝邪思邪念,保持诚敬。这两句是世间,做人父母、做人子女、做一般的职业,应当奉行的准则。

「深信因果」:就是对于佛陀所开示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世出世间等等因果关系,深信不疑。这是我们建立信仰的根本基础。

「老实念佛」:就是死心踏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不疑不杂。这是我们达成人生目的,往生净土,究竟成佛的根本保证。

中心内容:老实念佛

这次的讲义主要围绕这四句当中的最后一句──「老实念佛」为中心。

关于基本的伦常道德教育,和因果教育,在这次短短的时间之内,就顾及不到,也相信在座各位,在这方面是有基础的。这一次主要来谈一谈「老实念佛」。

老实念佛不容易。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能见老实念佛的人确实不多。

为什么不多呢?

老实不下来。

为什么老实不下来呢?

不明道理。

不能明了佛法的道理,也不明了自己的根机,机和理双方不了解,这样就不能老实。不能老实念佛,就难得佛法真实利益。

我们选的这些法语,就是为了解决老实念佛,分为两部分:

第一,「安心篇」,也叫做「教理篇」。共四十八条,主要侧重在「安心」这一方面,也就是刚才讲的「老实」。

理明才能心安,心安才能老实,所以,这一部分,教理方面相对多一些,不过也很好懂。净土门的教理说深很深,说浅很浅,还是很好懂的。

第二,「实修篇」,也叫做「起行篇」。分三十六题,主要解决我们实际修持当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侧重在「念佛」的行持。

这二篇,以安心篇为主,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

安心篇五节

我们先学「安心篇」,共四十八条,分成五节:

第一、「特别法门」四条。首先分判法门界线,说明净土法门之特别,不同于普通法门。

第二、「仗佛慈力」七条。为什么特别?因为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

第三、「念佛胜易」十六条。仗佛慈力,所以既殊胜,又容易。

第四、「普劝众机」七条。既殊胜又容易,一切上智下愚、士农工商、出家在家,都应当来修学。

第五、「信愿专修」十四条。修学的准则,信、愿、专持佛名。

标题、原文、出处

这四十八条文,每一条都很干脆利落,掷地有声。大师说话毫不含糊,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可以讲力如千钧,请大家用心。

黑体字的部分是印光大师的原文,每一条前面都有小标题,后面说明它的出处。
三部分:标题、原文和出处。标题是我加的,目的是希望用短短几个字,易持易记,让大家能够抓住它的核心,为大家学习提供方便。

一、特别法门

1. 「法门不同」之文(总判通别二门)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
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
名为「通途法门」。
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
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
名为「特别法门」。(增广卷三.近代往生传序)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

这一段法语很重要。

我们佛教说「八万四千法门」,四弘誓愿说「法门无量誓愿学」。

印光大师把这无量的法门分成两大类别,所以讲「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这两类是不一样的,大家要明白。

很多人这个地方路子不清楚,一步错,则步步错。这个地方弄清楚了,你才方向明确。因为一般讲到佛法修行,就含糊笼统,以为「佛法嘛,都一样,修行戒定慧,打坐、断烦恼……」。

我们看印光大师的说明: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所以这一条文叫做「法门不同之文」。目的是让我们明白修持佛法,不是含糊笼统、一模一样的。

通途法门

哪两种不同呢?

一种是仗自力,就是依仗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生死轮回,这是一种法门。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要仗自力修持的话,那你就要修戒定慧。

并不是所有的法门都要修戒定慧,而是仗自力修持法门,就要修戒定慧。

修戒定慧的目的在了生脱死,是不是修戒定慧就一定能了生脱死呢?

未必!「修戒定慧」后,「了生脱死」前,还有六个字:

「以迄断惑证真」:「迄」是到达。修戒定慧一定要达到什么程度呢?「断惑证真」。不是说我持戒,衣服穿得好,走路威仪很好。威仪很好,如果没有断惑证真,没有用;禅定很好,一坐几个小时、几天不动,也不管用;读大乘经典,很会研究、很会讲,法相、名词都很明白,也不管用。要达到断惑证真——断除烦恼惑业,证得真如实相,才能了生脱死。 (发布者: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