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32讲:不顾贪嗔 称名必生——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

第32讲:不顾贪嗔 称名必生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 净宗法师2006年10月2日讲于长春般若寺 【不顾贪瞋,称名必生】▲ 请合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 今天我们

第32讲:不顾贪嗔 称名必生——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 ▲

净宗法师2006年10月2日讲于长春般若寺

【不顾贪瞋,称名必生】 ▲

请合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

今天我们主要是来学习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说:“具三心者,必得往生。”在解释“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的时候,举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比喻,这个比喻叫做:

二河白道之喻

“二河”是有两条河;“白道”是白色的道路。这个比喻对我们很有启发。通过这个比喻是要说明:不管我们怎样的贪瞋炽盛,只要称念弥陀名号,必然往生净土。所以叫“不顾贪瞋,称名必生”。

当然,从教理方面,从有关的经证,这一点都不成问题了。我们多日来的讲学,也是说明这一点。本来凡夫众生就是贪瞋具足,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也正是具足烦恼、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这样的众生。我们既然是凡夫,总是有贪瞋痴的烦恼。所以,阿弥陀佛的救度,也是以这样的众生作为他救度的对象。

往往也是因为有人误解净土的教义,觉得说:“虽然念佛,贪瞋炽盛,怎么能往生呢?”所以,用功都用在把这句名号当作一个方便的手法,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压伏内心的贪瞋烦恼。

应该说,我们念佛人也好,我们学佛嘛!知道贪瞋痴三毒危害身心,所以,内心都有这样的一个意识:希望没有贪瞋烦恼。但是,作为凡夫来讲,我们是力有所不能及。

一般通途的修学的法则,如同印光大师所说的:

一切法门,不论大小、权实,

“大”是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方便权教、真实教法。

皆须以戒定慧,断贪瞋痴烦恼。

以令三毒烦恼尽净无余,

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这是一般法门的通途的原则。

来到净土门当中,应该别具只眼,就是应该有特别的眼睛。所以,我们也说到了:阿弥陀佛的弘愿叫做“别意之弘愿”,即是说:贪瞋具足的凡夫,仰仗弥陀的愿力可以往生到弥陀的报土。

所以,印光大师就讲:如果要我们熄灭贪瞋痴之后,解脱生死,这个是:

难如登天,

我辈凡夫不能希冀。

唯有仰仗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称念名号往生净土。

【二河白道喻】 ▲

我们这里是通过善导大师这个比喻来说明。我来边读边和大家共同学习: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

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

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

“对一切愿往生净土的人,我善导再给大家说一个譬喻”,因为前面已经从文字上作了解释说明,下面再作一个比喻,目的是什么呢?“守护信心”。让我们在念佛往生这个道上,信心坚固。

“以防外邪异见之难”:预先防止我们被……“外”就是外道;“邪”是指不正确的见解,邪见;“异”是指不是净土宗的正知见,和净土宗的教法不一样、有差别。防止他们来妨难。

异见往往就是这样:它会站在通途圣道法门修行立场,认为说“你念佛如果没有断贪瞋痴烦恼,怎么可以解脱生死轮回?”这样就是跟净土宗的观点不一样。

净土宗的观点,即使是没有断贪瞋痴烦恼,念佛也必得往生,本来是救度凡夫的法门。

所以,他这个见解不一样,他就会引用有关靠自力修行法门、断惑证真有关的经典、有关的论据,来跟你辩驳。这样,我们心中如果不了解的话,就会被动摇。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讲一个比喻:

“何者是也?”:什么样的比喻呢?底下就讲了: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譬如有一个人,想往西边走,路途很遥远,百里千里。

“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往西边走,突然在半路上就见有两条河,因为从东往西走,隔在半路,拦腰切断,就有二河。一条往南,就是火河。往北是一条水的河,往南是一条火的河(出现二河了)。

“二河各阔百步”:宽都是百步之宽。

“各深无底”:深度就没有底了,很深。

“南北无边”:火河,向南看,“哎呀!没有边”;水河,向北看,也没有边。宽是不宽、一百步;深,很深,没有底,而且南北都看不到边。

“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在正当火河和水河的中间,有一条白色的道路。这个白道有多宽呢?大概是四、五寸那么宽,只有这么阔。

“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这条道刚好从东岸跨到西岸去,刚好水火二河中间有一条白道,也是一百步。就是水火二河有多宽,这个白道也有多长。不过白道很狭窄,四、五寸宽(二河也出来了,白道也出来了)。下面再看善导大师说:

“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这个狭小的白道在水火二河中间,水一浪一浪地扑过来,就浇湿这个小白道;火也吐出火舌,舌苗吐出来,也在烧这条白道。

“水火相交,常无休息”:要么是水过来,要么火过来,轮番进攻,或者是水火同时过来。所以,片刻都不休息。这个白道是如此、水火是如此。

“此人”:环境交代了,这个人怎么办呢?

“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物”:这个人来到这个地方,是一片空空旷旷的,空旷的原野,旁边没有同伴,也没有武器,什么都没有,赤手空拳,一个人在这里。

“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竟来欲杀”:看见这一个人孤伶伶的,都有很多盗贼,“群贼”,还有那些恶兽,豺狼虎豹、毒蛇、猛兽,看见这个人只有一个人,没有武器,没有伴,它们都想来杀他。

“此人怖死,直走向西”:这个人在茫茫旷野上面走,遇到群贼和恶兽,还有豺狼虎豹等等这一切,所以他很害怕,怕死嘛!他就赶紧就往西边逃跑,使劲跑。“直走向西”,对直往西边跑。

“忽然见此大河”:跑着跑着,突然看见前面拦了这水火二河。

“即自念言”:心里边就想:“哎呀!”

“此河南北不见边畔”:这条河,水河向北,看不到边;火河向南,看不到头。叫“南北不见边畔”。

“中间见一白道,极是狭小”:只有在它中间,有这么四、五寸宽的一个小白道,太小了,太狭窄了。

“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他是想从东岸逃到西岸去,但是,虽然说东岸到西岸并不远,只有百来步,可是,因为这个白道这么狭小,“哎呀!怎么过得去呢?”这是他当时的心情。

“今日定死不疑”:“完了!看来我今天是决定死在这里了。”因为群贼、恶兽都要来逼迫他,前面又有水火二河挡住了,虽然说有一条小小的白道,可是太狭窄了,也无法过得去。所以,他可以说非常危险:后面有追兵,左右都有毒蛇、猛兽,前面又是水火汹涌,有一个小白道,这么细,这怎么过得去啊?他就想:今日我是定死不疑了,肯定死在这里了。那怎么办?也要想办法了,人嘛!求生第一!所以,他就想办法、动脑筋了。

“正欲倒回”:“那我就想后撤,往回走吧!”

“群贼恶兽,渐渐来逼”:后面喊声阵阵就杀来了,“抓啊!”他就不敢后退!后退马上刀就砍来了。所以,“渐渐来逼”,声音都听到了,喊声阵阵就来了──后退是不可能了。

“正欲南北避走”:或者向南,想绕过这个河也不可能,因为不见边畔。“那我向南走,或者向北走”,想往南走──

“恶兽毒虫,竞来向我”:想往南边走,老虎牙都张开了;想往北边走,那个毒蛇把舌头都吐出来了,你看,这个要往哪里走?后面有追兵,这边有老虎,这边有毒蛇,都要向着他。

“正欲向西”:背后不能去,南北又不能走,那就想:往西边去吧!

“正欲向西,寻道而去”:想顺这个道过这条河。但是──

“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又怕掉到水里边淹死,又怕会被火烧伤、烧死。所以,如果我们大家到这个时候,有什么办法?

(“念佛!”)

哎呀!你们都有智慧,念佛!这个时候他是插翅难飞!所谓“天罗地网”,已经没有办法了。周围、四面上下都是如此。

“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当时他非常的惶恐、恐怖,语言无法表达、无法形容,确实如此。

“即自思念”:自己在那里是自言自语、自思自说。

“我今回亦死”:“看来形势非常的危急、紧迫,我要倒回,死路一条”。因为群贼恶兽追来了!

“住亦死”:“我站在这个地方不走、不动了,也是死路一条”。为什么呢?他们包围圈越来越小了。你不是坐在这个地方坐以待毙?对不对?“我住在这里也是死”。

“去亦死”:“那我去”,“去”就是到对岸去!到对岸可能也是死!因为水火二河太凶猛、白道太小。虽然如此,他一比量:

“一种不免死者”:“哎呀,反正都是死路一条了,没办法了!”在这个时候,他说:

“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哎!既然有这条道,抱着万一的希望,我也要走。因为往后退,肯定是死路;停在这里不动,也肯定死;过河,也可能会烧死、可能会淹死,但是,我宁愿这么死法,也不愿在这里不动,也不愿后退。”所以,他这个时候,就下了这么一个决心,没办法了!如果我们当时,也只有如此。

“既有此道,必应可度”:“既然有这么一条道的话,总是给人走的,肯定可以过去!”他这个时候,是自己心中在这样的考虑、思量。

“作此念时”:当他这样想的时候。

“东岸忽闻人劝声”:哎!这么一想,转机来了。他现在站在东岸,东岸突然就听到有人劝他的声音,有声音出来了,说什么呢?

“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某某人!你打定注意,下定决心,你就决定顺这个道往前过,肯定不会有危险,肯定不会掉到水火当中死掉;如果你在这里不动的话,那就死定了。”这样在鼓励他。

“又西岸上有人唤言:”:东岸的声音刚落,西岸也有人在喊他了: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汝”就是你,“你一心正念就过来,对直就来,不要害怕,不要担心,我来保护你!”你看,这个人现在最愿意听到的就是“我能护汝”,现在他没有武器、没有同伴,后面有群贼、有恶兽、有毒虫、有猛兽、有毒蛇等等,就要来追杀他。现在对方有声音说:“你过来,我保护你。”知道他心里面有担心,所以,跟他讲:“有我的保护,你不要怕会掉在水里边淹死,或者是被火烧伤、烧死,你不用怕,你尽管放心大胆顺着这条道过来,不用害怕,不畏水火!”

“此人即闻此遣彼唤”:这单独、独单单的一个人,被群贼所包围,他现在听到了,这边有人说“你要过去”,那边有人说“你过来”,他心里边就得到安慰了:“有人保护我,啊!好了!神兵神将!”

“即自正当身心”:抖擞精神,把精神定一定。然后──

“决定寻道直进”:心就定下来了,就顺这个道过去。本来自己也没有办法,就打定注意想过去,何况现在听到这边有人叫他过去、对方有人喊他,还要保护他。所以,他就打定注意,顺这个道直接就过去,不拐弯,“寻道”,在道上直直地、直进向西。

“不生疑怯退心”:也不生疑惑心,也不生恐惧心,也不生退堕心,叫“不生疑怯退心”。因为这三个心他生不起来嘛!为什么呢?你再怀疑,后面、旁边都是敌人,包围圈缩小了,死路一条,来不及了,也不允许你怀疑,何况东岸的声音和西岸的呼唤都很柔和、慈悲、恳切──他不怀疑;也不害怕,为什么呢?“反正是死路一条,大不了是一个死,何况我顺这条道,还可能不会死,还有人保护”,所以,他不可能有害怕的心了,因为“在这里是必定死,退也是死,过去再怕也是掉在水里边,现在有人保护我”,所以,他心里面不害怕;也不生退心,为什么?因为退下来,情况更糟,顺这条道过去,还有人保护。所以,他就是不生这三种心,不生:疑、怯、退。“怯”就是胆怯;“退”就是退心了。

好!他刚上这个道──

“或行一分二分”:跨步上了这个白道了,才走那么一分、二分,一步、二步。

“东岸群贼等唤言”:东岸的群贼就赶到了(他已经上了白道了,才走几步),赶到旁边来了,说:

“仁者,回来”:“哎呀!仁者,”喊得也很好听!喊他“仁者”,“你回来”。

“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无疑”:为什么喊你回来呢?说:“这个道太险恶了,水这么汹涌,火这么猛烈,这个没法过去!你非要顺这个道走,你必死无疑。”

“我等众无恶心相向”:“我们喊你回来,都是关心你,我们对你没有恶心,我们很慈悲你,你回来吧!”喊他。

你说他能不能回去?

(“不能。”)

不能回去啊!有很多人就被喊回去了。一喊,回来了。

这个人不傻:

“此人虽闻唤声”:这个人闻到两种呼唤,一个是闻到对岸人的说:“你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你,你不会堕在水火当中。”──对岸的人的呼唤。一个是后面的人,他刚上白道,后面的人也在呼唤他:“哎!回来,回来,这个道肯定不行,这个白道太狭小,你肯定要有死难。你回来,太险恶了,我们对你没有恶心。”

他只听对岸的呼唤声。所以,他这个人,“此人虽闻唤声”,虽闻到背后的群贼来呼唤他,他不被欺骗,不受他们的诱惑。

“亦不回顾”:头也不回,也不看他一眼,根本当没听到一样,就:

“一心直进”:又来一个“直进”,一心一意顺这个道上,直接地就往西边而去。

“念道而行”:就念着这个道、顺着这个道、念念不舍这个道,顺这个小白道往西边走过去。

“须臾即到西岸”:哎!时间很短,一百步,很快,在对方的保护下,很快就到了。哎呀!火也没有烧着、水也没有淹着。所以,“须臾即到彼岸”。

“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这样,永远、刹那之间离开了群贼、毒虫、恶兽、水火……这种种险难的境界通通离开。到了对岸之后,跟善亲友──善友、家人团聚,感到无上的欢喜!“哎呀!你真来了,你果然来了,就怕你半路上被人家喊回去了,就怕群贼恶兽把你杀了。哎呀!”大家欢喜庆贺一番。

这个是一个比喻。“此是喻也”。

【合喻】 ▲

下面,善导大师要合喻,“合喻”就是说来解释这个比喻。

这个比喻,大家能想一想吗?回去大家脑子想一想:这个比喻是啥意思呢?是说的谁呢?对啊!说的谁呢?说的就是我们!好,我们来看:

“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东岸就是指我们娑婆世界,娑婆火宅,叫东岸。

“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西岸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宝国,叫“极乐宝国”。

“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它不是群贼,还有恶兽,还有诈亲,“诈”就是欺诈、虚伪的,诈亲就是给你讲:“我关心你!我跟你好!我们是好朋友啊!”叫“诈亲”。其实,他不是你的好朋友,他伪装是你的好朋友,叫“诈亲”。善导大师说这些是指哪些呢?就是比喻我们众生: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叫“六根”。

“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眼睛所对的就是色尘。

“六识”:就是我们根对尘产生这种了别,比如眼睛见到色,就对色有个认识;耳朵听到声音,也会产生识,“哎呀!好听!”“不好听,刺耳!”“想多听一会儿”等等。这叫“六识”。

“五阴”:“阴”就是覆盖的意思;“五阴”是指色、受、想、行、识──我们的身心。“色”是指色身,“受、想、行、识”指我们心里的四种状况。这“色、受、想、行、识”,在《心经》里边有讲,《心经》里边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然后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心经》说:色是空,受、想、行、识也是空。我们没有空得了,所以,就障蔽了我们。这就叫“五阴”。

“四大”:就是指地、水、火、风,我们身体是由四大所构成的。

这个叫做“群贼”。怎么叫做“贼”呢?因为它会盗窃、会偷我们的功德法财,我们好不容易修一点功德,都被它们偷掉了。但是,大家还觉得它是宝贝,认为它很可爱,所以,把它当作好朋友,它也伪装的很可爱,伪装的跟你关系很亲密。所以,让我们每天回去镜子照一照,什么膏抹一抹,这不就是把身体当作好东西吗?在服侍它,“这就是我!”──色、受、想、行、识。

所谓“六根”、“六尘”、“六识”,凡夫不能够辨识,被它们所左右。见了好看的,多看几眼;好听的,就愿意多听,不好听的,就皱眉头,就瞋恨。“你骂我,你说我不好听的话”,心里面起烦恼,起毒恨的心。刚刚还在念佛,刚刚还在佛堂里面发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一出门,“啊?大清早遇到你,就这么骂我,眼睛对我这么狠看!我可不饶你!”那不是贼嘛!菩提心就给它偷掉了,忘了“众生无边誓愿度”了。所以,这些触境逢缘,让我们内心起种种的恶念、起种种的烦恼,这个叫做“群贼”、“恶兽”、“诈亲”。我们每天都被它们所团团围绕,每天跟在我们屁股后面。

“言无人空迥泽者”:这个人从东岸往西岸走,就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空空荡荡,在一片原野当中。

“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代表一个人,他经常被坏朋友──恶友、恶伴党,跟在他后面,他遇不到真的善知识。我们在世间也是这样,老是遇那些邪见、不正确的见解,然后说:“哎呀,某某人!你怎么这么傻?他打你一个耳光,你给他一个拳头嘛!太被人欺负狠了,不能这样子!”这是恶友;然后说:“你太老好了!我像你这样……你太不争气了!”然后,本来我们想息事宁人的,相信有因果报应,“算了,受了吧!”结果他这么一鼓动,“对啊!怎么我这么窝囊!干!”这个是恶友、恶知识。

如果遇到善知识,那就说:“某某人!今生造恶,一定有今生恶果!前世一定有恶友,这个事应该做酬债想,你应当欢喜,应当忏悔,应当说欠了别人的债务,这样就免了吧!”有的时候,我们听了,心里边还过不去,“我实在过不去!”实在过不去,你就多倒一点霉!这是恶友、恶知识。

“言水火二河者”:说了半天了,水火二河还没讲。这个水火二河代表什么呢?

“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水”代表我们的贪爱,“火”代表我们的瞋恨。所以,我们讲这个人发火,“哎呀!他发火了”,“怒火中烧”。所以,火代表我们的瞋恨心(发火,头上也没有火;头上没有火,但世界都能烧得着──心里面火)。贪爱就用水来代表,水代表贪爱。看见好吃的,他就开始流口水了,贪心起来了。

“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中间这个白道只有四五寸,代表什么呢?比喻我们众生在贪瞋烦恼当中,能够生起那么很微弱的(因为很小)愿往生心,代表我们众生愿往生净土的愿生心──这是善导大师讲的。这个愿生心为什么用白的颜色呢?代表清净愿往生心,也就是说:你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就是清净的,除了这个心之外,都是染污的。你看这个贪、瞋,要么是水,要么是火,这个都是染污。只有这一念心,“能生清净愿往生心”。

“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因为我们凡夫众生,贪心、瞋恨心很强盛,所以用南北不见边、其深无有底这样的水火二河来形容我们内心的贪心和瞋恨心。而善心、愿往生净土的心是比较薄弱的。比如说一天八万四千念,你起贪心和瞋恨心那就太多了,愿往生心在这当中若隐若现、比较小,偶尔有时候显露出来,有的时候急切,有的时候好像又不急切,所以,善心很微弱,用四五寸的白道来形容。

“又,水波常湿道者”:这个水的波浪起来,经常把这个道打湿掉。

“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这个比喻什么呢?比喻我们的贪爱心,经常起贪爱心,好不容易起一点善心,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哎呀!极乐世界好!……哎呀!这个世界也不错!发财了,也很好!升官了,也不错!”贪心一起,就染污了我们的愿往生心。所以说“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

“又火焰常烧道者”:火焰烧这个道路。

“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代表我们的瞋恨心、嫌恶心,能够烧损功德法财。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听:一方面说这个白道……你看这个白道,说水能染污它,然后又说火能烧它,烧功德法财,这是一种形容法。为什么要让大家注意呢?因为底下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这里先记住。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说这个人走在道上,一心直进向西而去。代表什么呢?

“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这个代表,“回”是回向发愿那个“回”,回向,“回诸行业”,“诸”是种种,“诸行”,他所种种修行的“三福业”。“诸行业”,以《观经》来讲,就是“三福”,“三福业”回向,直向西方,向西方极乐净土而去。

这个地方讲的“白道”,一方面是指的我们清净愿往生心;另一方面,它是指这个人回转他的行业,想往西边去,是这么一个比喻法。

这个“回诸行业”要求生西方,这条白道,水就有可能染污它,“水波常湿道”,打湿它,贪爱染污善心;火也会烧它,“火常烧道”,就是说,烧灭功德法财。也就是说,我们自己修行诸善功德回向求往生,会被这个贪瞋的水火所损害。所以,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里边(我们前面学习过)说:“贪瞋烦恼诸见来间断故。”虽然是白道,这个白道有两种:一个是我们自己修诸行业回向愿生,这个白道会被贪心和瞋恨心所损坏,不保险。再往下看:

“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说东边岸上听到有人在劝他,发遣他说:“仁者,你顺着这个道往西边走”,这个代表什么呢?

“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这个比喻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了──东岸这个人就代表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只听到声音,见不到人呢?因为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了。所以,“后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祂可以有经典留在世上,这个经典留在世上,就代表释迦牟尼佛的声音,祂慈悲的言教,所谓“即喻之如声也”。我们现在虽然见不到释迦牟尼佛,但是,还能够听闻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像声音一样。这个声音就是什么呢?就是《阿弥陀经》里边所讲的:“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对不对?祂说:“哎呀!仁者,你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你应当往西边而去!肯定能过去,我等诸佛都在护念、保证你。你如果住在这里不去往生极乐世界,你五浊恶世的凡夫,只有六道轮回!”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面给我们讲的。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说这个人听到东岸有人发遣、西岸有人呼唤,他就上了岸,但是,才走那么一步二步,才走几步,就有人喊他说:“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能过,你是必有死难!”前面说“必无死难”,后面的人说:“你肯定要死!我等没有恶心相向,你回来!”这个代表什么呢?

“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这个就比喻哪种人呢?善导大师说:就是叫别解、别行、恶见的人。什么叫“别解”呢?他对于净土教法的理解不一样,他站在圣道门自力修行的立场上来理解。他的行持也不按照净土门,说:“这个怎么可以往生净土?你应该如何如何……”叫“别解别行”──行持不一样,理解不一样。还有“恶见”,就是邪恶见解的人,他“妄说见解,迭相惑乱”。比如说我们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念佛了,“哎呀!你光念佛怎么能往生?你这样老太婆,你不读诵大乘经典、不开悟,你不参禅,你没有降伏贪瞋烦恼,这样怎么能往生?”像这样的话,都是叫“别解、别行、恶见”。然后“妄说见解”,不按照佛所说的净土三部经,这叫“妄说”,说他个人的见解出来;“迭相惑乱”,我们听到之后,就产生迷惑了,思想一迷惑,心中就动乱了,动乱之后,又跟别人讲:“哎呀!老王啊!我听他讲的,这不行啊!”好!老王一听到之后,老王又去“弘法”去了。“哎呀!老李啊!这样不行啊!”老李听到之后,又去“弘法”了,都是弘这个不正确的,“哎呀!老张啊!这样不行啊!”这样你吓虎我、我吓虎你,你迷惑我、我迷惑你,叫“迭相惑乱”。

大家以后要注意:不要讲那个“迭相惑乱”的话,也不要听“迭相惑乱”的话,我们要依据净土三部经、善导大师的解释,我们要听东岸释迦牟尼佛的发遣和西岸阿弥陀佛的招唤,西岸那个声音就是阿弥陀佛。

这样的人,我们也遇到不少。所以,印光大师也有讲,他讲:古来有不少人自以为在弘扬净土,但是,他拿通途的、用戒定慧熄灭贪瞋痴烦恼这种教法,要大家烦恼惑业尽净无余,这样了生脱死,他自己以为在弘扬净土,其实是在自误误他,还认为自己在弘扬佛法。从古到今这样的人很多,佛法就给他们误害了。

印光大师讲得也很恳切。法门不一样!特别法门就应该按照特别法门,阿弥陀佛本愿慈悲救度,这一个理路来说明才可以,你要按照一般修行法门,那就讲不通了。“你罪业凡夫,烦恼没有断,怎么可以去成佛呢?”所以,讲不通。这个是“别解别行”。

一个是被人家讲说这些见解,内心迷惑动乱,这样失去了往生的大利。

第二个叫自己造罪退失。自己造罪有两种:本来如果按照我们三福业回向往生的话,你要有善业回向去往生。结果自己造罪,你造罪下来了,没有福业了,这要靠什么去往生呢?内心不谨慎,毁犯,有诸多的过失,这个是一种造罪。第二个,听说“反正阿弥陀佛救度我,没有关系!”住于邪见,也造罪,内心里边并不是真正的想求往生。

有的人就住于邪见,什么邪见呢?“反正阿弥陀佛祂大慈大悲,无条件救度我,我造一点小罪也没有关系。所以,我现在可以不念佛,造造小罪。”

这就像那个人,他听说有这个药可以解毒酒,然后他药也不吃,“反正旁边有药可以解毒酒,我可以喝一点毒酒,喝一喝”。这个是不是正确呢?这个就错误了。

也像一个人听说医生能够治癌症晚期,得重病都可以治愈,甚至你腿打断了,也可以把你的腿接起来,送骨科给你治好。“反正医生腿打断了也可以治好,我干脆把腿打折了”。好不好?

(“不好。”)

行不行?

(“不行。”)

有没有这么愚痴的人?

有啊!他听说“反正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他本来吃素吃得挺好,他说:“反正阿弥陀佛救度我,吃荤祂也不嫌弃,干脆我也来吃两个小鸡腿,也搞一点肉吃吃”。

这就像那个人……医生是要救那个脚上长疮的人、脚受伤的人,你脚没有受伤,不更好吗?“反正受伤也救,干脆我拿刀子把它挖一块”,这个叫做没有智慧。就是你根本没有体会到自己是一个罪业凡夫,还认为自己罪业少了,“我再补上一块”。说明他没有愿生心,这样不能往生。这个是邪见,自己造罪退失。下面就讲了: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西岸有人在招唤:“哎呀!仁者,汝一心正念直来。”这个是谁呢?

(“阿弥陀佛。”)

是谁啊?

(“阿弥陀佛。”)

开悟了!大家有智慧,确实不错!(大众鼓掌)

我讲你开悟了就鼓掌!

这个是比喻弥陀愿意,比喻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思。所以,善导大师讲的话,弥陀示现讲的话,都是有味道的。就这么一句话,就是解释第十八愿。他怎么解释?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那我们来对比第十八愿的愿文。第十八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十方众生太广泛了。我们可能说:“十方众生可能是指方丈和尚,他是有德高僧,可能指他,可能指出家人,可能指那个念佛时间久的,我肯定不包括在内,因为我念佛时间短,功夫不行……”我们就只左看右看,以为十方众生是指人家。

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讲:十方众生不是别人,就是你!用“汝”,救的就是你。阿弥陀佛直接跟你对面,说“救的就是你”。这个“汝”就代表你。“十方众生”就跟我们自己紧密地挂钩起来。这样,我们读经文就不至于含糊笼统,“跟我没有关系”。“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不能往生。这个'十方众生’指人家,他能往生……”所以,善导大师用“汝”这一个字来解释“十方众生”,每一个人都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就是你!不是别人。

“一心正念直来”:你看,这六个字很干脆。“一心”就是信心,也就是“至心信乐”;“正念”就是“乃至十念”念佛;“直来”就是“欲生我国”。你看!解释得很干脆、很明了。

“我能护汝”:这个就是解释后面八个字。“如果我不能令你往生,则不成佛”,是解释“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靠我的正觉功德来保护你,靠我的光明神力来保护你,靠我的大誓愿力来保护你,你不用害怕!”叫“我能护汝”。后面:

“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是在解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因为这个五逆谤法的众生──第十八愿是要救度哪种人呢?是救度充满了贪瞋烦恼的众生。释迦牟尼佛也好、阿弥陀佛也好,早就看到这样众生的本性,他因为充满了贪瞋烦恼,所以,他极有可能造下五逆谤法的重罪,所以,事先遮止他说:“哎!你不要造五逆谤法!”反显所谓的“十方众生”,就是那个极有可能造五逆谤法重罪的人。对不对?是不是?

(“是。”)

比如说我们今天这个讲堂里边这么多人,你看,在世间开会的时候,如果有六七百、七八百人在那里开会,开会之前,就有人打招呼:“哎!会堂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畅,大家不要吸烟!”这一句话,主持者就知道底下有人吸烟的,所以,事先讲“不要吸烟”。在我们今天这个地方,就不讲这句话,因为不可能有人吸烟。是不是?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祂们知道贪瞋烦恼具足的凡夫,如果不加遮止,他恶性膨胀,越来越厉害,就有可能造五逆谤法,所以讲:“哎!你不要造五逆谤法!”如果对阿罗汉会讲这句话吗?会不会?

(“不会。”)

不会!不要说对阿罗汉,即使是对深信因果、归依三宝的弟子,会讲这个话吗?

(“不会。”)

他深信因果了,他虽然是凡夫,也不可能去五逆谤法了。他懂得因果,他归依三宝之后,他就应该信奉三宝了。所以,讲“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就是指对恶性众生,没有正信、正见、正解,烦恼炽盛的人。这样的人,阿弥陀佛发愿要救他,所以说“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你不用害怕有水、有火,有贪心、瞋恨心,不用怕!我来解决,我来保护你,我来排除!”

我们都在那里怕,“哎呀!师父!我有贪心怎么办?我有瞋恨心怎么办?”当然这个不好。阿弥陀佛就说:“不畏”。“不畏”就是不要害怕,不要怕……本来有这个贪瞋烦恼,我们会堕在水火二河里面,堕落三恶道,掉下去;现在有阿弥陀佛愿力的保护,我们不至于堕下去。所以,叫我们不用怕,来安慰我们。所以,善导大师就说:“西岸上有人唤言,即喻弥陀愿意也。”这个比喻阿弥陀佛誓愿。

“言须臾到西岸,善友想见喜者”:说很快就到了西岸,善友相见很欢喜。这个比喻什么呢?

“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有解脱”:这是我们本来的状况。旷劫以来沉没在生死轮转当中,迷惑颠倒,自造恶业,自业缠缚自己,没有办法解脱。这是我们这个状况。

“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在东岸释迦牟尼佛说:“哎呀!你要往生西方!”“偏心指授向西行”,“指向西方”。然后,阿弥陀佛在对面招手,呼唤我们。

“今信顺二尊之意”:信顺释迦牟尼佛的发遣,信顺阿弥陀佛的招唤,信顺释迦牟尼佛的本怀和阿弥陀佛的本愿,叫“信顺二尊之意”。

“不顾水火二河”:水代表我们的贪心;火代表我们的瞋恨心,不要管它这一切!叫“不顾”。“不顾水火二河”。

“念念无遗”:一句接一句。

“乘彼愿力之道”:踏上这条愿力的白道。这条白道有两种:一个就是回诸行业、求生西方的白道,一个是愿力的白道。我们不顾水火二河──

“乘彼愿力白道,舍命以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及也”:我们这一生的寿命很短暂,刹那之间过去了,就往生净土,跟佛相见,这个是非常欢喜的事情。

【启发】 ▲

善导大师通过“二河白道”的比喻,来跟我们说明。这个比喻对我们有很多的启发:

这个人孤孤单单,就代表我们每一个人“独生独死”,孤独的一个人来到人世间。我们生下来抱有邪见,没有善知识随从,结交恶友恶党,被六贼(六尘、六识、五蕴、四大)所逼迫、逼恼,这个时候,我们想解脱,所以往西边走。

往西边走,可是我们内心,如果不修行的话……你看大街上许多人,还有没有信佛的,他不讲修持的话,他就根本也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贪瞋烦恼,他也看不到两条河。

一旦我们想发心修行的时候,忽然“中道见此二河”。我们一旦想修行,“哎呀!我怎么这么多的烦恼!我贪心怎么这么重?我瞋恨心怎么这么重?”这就代表我们已经来到河边了。东岸跟西岸就隔一条河。

我们为什么往生西方?如果是诸大菩萨的话,很容易去。因为我们是造业凡夫,就被我们的贪瞋挡住了,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宝国,祂来救我们。靠我们自己飞过去吗?飞不过去,对不对?

所以,阿弥陀佛用祂的愿力,放了一条愿力的白道搭过来,从西岸直接铺到东岸来,水火二河有多宽,白道就有多宽──说明我们的贪瞋烦恼有多长久的时间,阿弥陀佛的救度就跟我们的贪瞋心永远在一起,不离开我们的贪瞋心,就在我们凡夫的贪瞋具足的心中,架设阿弥陀佛愿力的白道,就是要救度这样的众生!所以,这叫“愿力的白道”。

如果当时这个人的话,他也没有时间去把这个水……我们往往讲:“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嘛!你要熄灭贪瞋痴烦恼。”如果要用这种方法的话,等于是用小瓢要把水挖干,用一个碗把水舀干。来得及吗?群贼杀来了,对不对?舀得干吗?舀不干。因为这个水河深没有底,向北没有边;火河也是的,向南不见边畔。这代表我们内心贪瞋心很深重,我们无始劫以来,都在造贪瞋的罪业,所以叫“其深无底”。而且,我们是往广大的众生、三宝、一切众生的境界上面,都造贪瞋罪业,就代表向南北无边,“无边无限,其深无底”,没办法把它舀干,也没有办法拿一个灭火器,想把火河熄灭──不可能。所以,阿弥陀佛怜悯我们说:“你现在想把这个水抽干、想把火扑灭,想把这水火二河弄干了之后走过来,来不及了,也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就为你建了一条愿力的白道,你就顺这个愿力的白道走过来就好,我来保护你!”是阿弥陀佛了解我们这样的众生,就是我们在贪瞋烦恼具足这样的心当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够了,这个叫“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不管它有贪心、有瞋心,我还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这样一心正念直前,一路走下去,直接走到西方。这个例子大家有没有听懂?

(“懂。”)

所以,我们的标题说了:不顾贪瞋,称名必生。

就不用管它!这个是我们本来心里的状况。所以,阿弥陀佛了解我们众生的根性,而建立了六字名号的白道,从西岸直接到东岸铺设过来。

话讲回来,如果我们以自己修的种种的善业回向求往生的话,就要把这个水挡一挡,要把这个火遮一遮,不然,这个白道会被烧掉。也就是说明:要靠杂行、靠自力修行功德去往生很困难,原因也在这个地方。

阿弥陀佛愿力的白道,会不会被我们的贪心之水所打湿掉?

(“不会。”)

会不会被我们的心所染污?

(“不会。”)

阿弥陀佛愿力、六字名号的功德,会不会被我们的瞋心所烧灭?

(“不会。”)

如果是我们自己所修的,就有可能被烧灭、被染污,因为我们自己心修的,自己心还能染污它,都是无常生灭的。既然是阿弥陀佛所修行的,就不被染污。

就好像上午我们举的那个比喻,说:“流急月不去,心乱佛常住。”这个月亮在水里边,水淌的再快,但是月亮冲不走。话讲回来,如果不是天上的明月倒影在水里边,而是一个草在水面上,是不是水流得快,它就被冲走了,对不对?因为草跟水是一体的,它是一个境界、一个层次的,所以,水一淌,就把它流走了。但是天上的月亮不被你限制,它在天上,它投影过来,你淌的再快,也冲不走它。不仅冲不走,水到哪里,月亮映到什么地方。

水代表我们的妄心;月亮代表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功德,从极乐的天空映到我们的心中。所以,我们虽然有贪瞋心,烧不了它。你再大的火,烧不了这个月亮;你再大的水,冲不走它,它是如如不动。这个叫如如不动、金刚不坏,不受我们所染污。

所以,我们就是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用担心我们的贪瞋烦恼。

这个就是“二河白道”的比喻对我们的启发。

通过这个比喻,怎么叫守护我们的信心呢?让我们不要被别解、别行、恶见的人所迷惑,“迭相惑乱”,那样我们就会退心了。后面人喊了:“哎呀!回来啊!你这个念佛怎么行啊?你没有什么修行,贪瞋没有熄灭掉,水河没有抽干,火河没有打扫干净,你这样过不去啊!你这样不能往生啊!”这样都不是正确的见解。所以,如果以后还有人这样讲,你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哎!坐下来……”,讲这个故事给他听。哎!他一听,也欢喜了,他也回去念佛求往生,那不好吗?

好!谢谢大家!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

(发布者:无量光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佛要救你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