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祖师的净土思想》第42讲:释去普通疑惑(二)

第42讲:释去普通疑惑(二)▲ 净宗师父2006年10月5日讲于长春般若寺 【家庭佛堂请佛像要不要开光?】▲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 昨天有问题没回答完,这里想稍

第42讲:释去普通疑惑(二) ▲

净宗法师2006年10月5日讲于长春般若寺

【家庭佛堂请佛像要不要开光?】 ▲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

昨天有问题没回答完,这里想稍微调整一下,上午主要是答疑,下午再处理有关仙堂。

有人问:“我们这个家庭佛堂请佛像要不要开光?”

一般来讲,所谓的“开光”就是称诵佛菩萨的名号、经咒,以我们的虔诚心献花供果,作一定的法事,是启发大众对佛的敬仰心和敬信之心。这样是可以的。

如果认为说:“佛菩萨像不灵,要凡夫为佛菩萨像开光才灵。”这种想法就是罪过的、不正确的。这也是世间不了解的人讲的。因为佛是大觉圆满、彻证无量光明的,我们凡夫都在黑暗当中,黑暗怎么会向无量光开光呢?

就像这个房间是一片黑暗,早晨起来窗帘关着,我们把窗帘一拉开,光就照进来了,这就是我们每天早晨的开光。

阿弥陀佛就是外边的无量光,我们的心就是这个黑暗的房间,因为我们不信佛,对佛缺乏虔信之心,通过佛菩萨名号、经咒,让我们能够接受佛法。我们如果心中信仰佛法,等于我们心里面这块疑惑的窗帘就拉开了,这才是它的真实意义。

至于我们家庭佛堂,如果安立佛堂,可以买一些鲜花、水果,请一些莲友在家里念一堂佛,很恭敬地在那里礼拜。念完佛,大家如果愿意,在一起吃一顿素斋,这样就皆大欢喜,这就可以了。

【在家早晚课该怎么做?】 ▲

“在家早晚课该怎么做?要不要做早晚功课?”

早晚功课是指在早晨、傍晚或者晚上,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段来做自己的佛法修持,这个最好还是有。除非我们工作特别忙,或者是上夜班,或者时间没有规律性,无法来掌握,那就没有办法。因为如果有一定的规律,我们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至少哪怕白天再忙碌,我这早晚都有我的功课修持存在,这个是有它的好处存在。

尤其早晨,人心比较静,这个时候念佛,或者是诵经效果都很好。所以,从早贯彻到晚,这是早晚课的意义。

至于说早晚课这种形式,它的内容是各有不同。密宗也有密宗的功课,净土净土的功课,其他各人修持、传统的寺院,也有他们的功课。

我们在家莲友,如果你愿意专修念佛的话,在家庭当中不必做寺院这种早晚功课,你就只管专修念佛,在家里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

一种最简略的方法就是说:我早晨一起来就佛号提起来,然后洗漱干净,在佛堂也好,在其它通风、清爽的地方端端正正坐好,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或者根据你的习惯念四个字。一般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可以,然后念几句“回向文”,做功课是一个完备的仪式。

“回向文”大家平常念的也可以,如果以善导祖师来讲有四句:

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

这是善导祖师所写的。

有的人想诵经,可以诵一卷《弥陀经》,然后念佛,或者诵《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然后来念佛,也可以。各人来调整。

来到寺院里边,寺院里边可以随常住,大众都在做他的课,你也可以随众去上殿。如果不会上这种通途的、这个经咒……,你也可以小小声来念佛。这样也行。

【在道场做普通早晚课算不算杂修?】 ▲

还有人问说:“作为出家师父,住在这个道场没有专修念佛,道场没有标示专修念佛,早晚课都是普通的早晚课,那我这样算不算杂修呢?”

这样不算杂修。这样把你的早晚课上完之后,你白天其它的时间专修念佛,还是专修。

为什么不算杂修呢?早晚功课是维持寺院的一种古旧的、传统的仪式,同时也是为了摄受一般还没有专修念佛的信众,让他们都有一个法可以依从,所以,它是站在这个角度。

如果觉得说:“光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不够,一定要念这种早晚功课才可以往生”,有这种心,就是不了解净土法门,这个就杂了。不是如此,是我们在这里住着……所以,当年印光大师在灵岩山的时候,他也这样回答:你把早晚课上完之后,再专修念佛,也不妨碍的。

【“不虑妄念”的特别说明】 ▲

因为我们向来讲了对于善导祖师的思想,说到“不虑妄念”、“不顾贪嗔”、“不问罪福”……一方面是让大家能够安心于念佛,另一方面也怕有的人不善理解,这里有必要再作一个专门的说明。因为善导祖师的思想都是以救度下劣恶机,以这个作为出发点,然后,所谓的──

“以下摄上”:以下等根机的得救的方法来摄受上等根机。

“举恶摄善”:举造恶之机得度而摄受行善之机。

并不是说“这个好像我就是随便放逸、放荡”。

比如说:“不虑妄念”是说我们内心里边,大家都在担心说“我虽然念佛妄想杂念纷飞,这样怕不能往生吧!怎么办?”才说“你不顾妄念、余念,你只管念佛!”也不是鼓励大家“我就让它妄念纷飞,让它到处乱飘”,也不是这样。念佛的时候,还是要认认真真来念佛。这样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内心里比较静定。只是我们在这个事情上面妄上起妄,觉得担心不能往生啊!不是这样。

【“不顾贪嗔”的特别说明】 ▲

“不顾贪嗔”是说我们本来就是一个贪心、嗔恨具足的众生。如果有人说“贪嗔心不消除不能往生”的话,这样内心里边就有恐惧,我们也做不到。

善导祖师讲的“不顾贪嗔”,就是指这个人走在二河白道之上,一边是水、一边是火,我们就一心直进,在这个道上往西而去,就说我们虽然念佛,内心里还有贪心、还有嗔恨心。恐怕是说“哎呀!这个贪心可能障碍我,这个嗔心可能让我不能往生”。如果这样想,我们就会左顾右盼,就会掉下来,就越看越害怕,往生就没有希望。而是不论这些,我直接念佛,决定往生。

但是,这一点也不能错误理解说:“那我就贪,就使劲贪;嗔,就使劲嗔,任自己的贪心和嗔心在那里滋长、蔓延。”那个等于你没有走在这个二河的白道上面,反而是整体埋没在水和掉在火当中,根本谈不上所谓的“不顾贪嗔”了。“不顾贪嗔”是指一心直进西方,在这个白道上面一心向前直进,不用顾虑、不用担心、不用害怕。这是就我们做不到,作这样的安慰和保证,这是一点要说明的。

【“不问时节”的特别说明】 ▲

再就是说“不问时节”。“不问时节”是指我们无论寿限长短。遇到这个法门寿命有多长多短,即使临终念佛也决定往生。并不是鼓励我们“平时不念佛,等到临终再来念佛”,这样也是错误的理解。而是说我们现在遇到这个法门就现在念佛,相续到临终──是这样的。

【“不问罪福”的特别说明】 ▲

即使说没有持清净戒、做不到持清净戒,即使没有大乘的善根、小乘善和世间善,但依念佛也决定往生。这一点就是善导祖师所说的“不问罪福”。“不问罪福”是说不管你是福业众生和罪业众生,只管念佛就能往生了。

怕人误解说:“既然不问罪福嘛!那我造罪也无妨,我这样可以造造罪”。这样就等于说我们心里边还是落在罪当中。所谓不问罪、不问福,是把我们的心从这个方面引导在念佛方面。如果说堕在另一边就犯了一个过失,反而是错误理解了。

这里有一本书,是善导祖师《观经四帖疏》的纲要。也是老法师在这里印的,这本书大家回去可以好好看。这有一段也是非常好(在六十六页),能够避免这种过失。是专门解释“不问罪福”这一段的。

此不问罪福多少、劝专念佛名之文。

正显示弥陀本愿无碍救度之法门,

以消除一切疑见之执著。

或有执著罪福因果,

修福应生,造罪不生;

或有执著福多罪少,尚可往生,

罪多福少,则不得生。

为除此等疑执,

故言“不问罪福多少,

但能一向专念弥陀名号,

都决定往生。”

然而,有邪见之人,

滥解弥陀救度,

“不问罪福多少故,

罪不可畏,福不可修,

若有畏罪修福者,

即是未信弥陀愿力之人”。

因而增长放逸和懈怠,

任性胡作非为。

此等之人,犹在问罪福之中,

以修福为非,造罪为是。

执此邪见,

自谓信心决定,是净土之因。

亦有称自身是罪恶凡夫故,

放纵三业,任情为恶,都无惭愧。

放言:“我实他力行人,

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如此等辈,

与弥陀本愿不相应,

可谓“欲求超升,反更沉沦”。

学本愿之人,

既知自己是罪恶凡夫,

则生惭愧忏悔,

心存谦卑柔软,

而思弃恶行善。

如善导祖师言“念念称名常忏悔。”

又既知弥陀大悲救度,

且受恩感恩,

则应谢恩报恩,

如同善导祖师言“学佛大悲之心”,

而悲悯众生、利乐有情。

【烧纸追荐是否合适?】 ▲

(问)居士在春节、清明节的时候,为已故的亲人烧纸表示追悼,此种做法是否合适?

烧纸是民间的信仰,作为我们佛教徒,我觉得对这件事可以不赞成、不提倡,也不反对。保持一个中间的身份。

因为清明节烧纸给亡人,它有那种让后人对祖先起孝顺这种好的影响。同时也让大家知道,有死后世界的存在,而容易相信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所以这个还是好的一个习惯。

做为佛教徒,在这样的节日也可以去坟上、去墓地来祭拜先祖,我们主要是用念经──或者诵一卷《弥陀经》,或者是诵阿弥陀佛名号给我们的亡人。如果有别人见到的话,也可以把这个方法告诉其他的人。这样我们的亡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利益。

至于说烧纸、烧物品,先亡未必能得到,有福力的、该他能得到的就能得到;如果没有这个福报,就会路边的野鬼、其它的有力量的夺走了,所以,未必能得到的。

但是念佛,念一句,能得一句。所以,超度先亡、纪念先人的最好方法就是念佛、诵经。

【念佛念到什么程度才能自在往生?】 ▲

(问)念佛念到什么时间、什么程度才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这个都是个人的修为。要达到预知时至,应当是有一定的禅定的、有一定的工夫,那么,到时候是自然而然的。你要多念佛,心沉下来,不要对世间的事情很执著、很挂碍(那个可能很少达到预知时至的)。凡是预知时至,总是心里边沉稳下来,对世间的事缘很淡,一心默默地念佛。像上次所讲的青岛那个妇女,三十几岁,姓张的,她就走得很好,预知时至。还有很多老太都是如此。

【外敌入侵,学佛者应该持什么态度?】 ▲

(问)外敌入侵,学佛者应该持什么态度?

学佛的人总是要有一个大慈悲心,总是要多念佛,不要怀有嗔恨心,因为在这个世间,很多事情是大家共业所感,我们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也被共业所牵引,也没办法,那应当心怀慈悯、心怀惭愧,不要怀有强烈的嗔恨。这个都是共业嘛!这个是世事了。

【求钱财是否影响往生?】 ▲

(问)念一部《弥陀经》和一句名号,专修念佛的人,他事事求佛加持,如果求钱财等等,这样不知是否影响往生?

这个应该他自己知道。如果心是在世间为重,以求钱财、名利这个心为重,求往生的心是个装点,这样是肯定不能往生的、影响往生的。

如果说我们是凡夫的存在,当然我还是一心求往生,但是在这个世间,还是希望身体好,也希望有个好的工作,也希望收入能够丰富一点,所以,这样也向阿弥陀佛祈求,这个是不影响的。这是凡夫自然的有这个心理,往生大事他不会含糊,这样就不影响。

所以,以我们心以那边为重。像后面这种以往生为重的话,他虽然也在世间活着时候,还追求世间福乐,但是,一到大命当终的时候,他很干脆,马上知道现在什么都没有了,钱财都靠不住了,当下就往生净土。这也可见得他一直心里边是以净土为重心的。

如果以世间为重心的,他嘴上讲讲往生,这个时候大命将终,他就害怕了,他就不愿往生了。那可见得,他是以世间为重心。这个是在人的心。

【什么叫灌顶?】 ▲

(问)什么叫灌顶?怎样灌顶?

我们净土宗没有灌顶,净土宗只要念佛,如果讲灌顶,那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灌顶。我们念佛的人,阿弥陀佛光明常住其顶,用不着。也有人请师父、凡夫给他灌顶,我说:“我灌不了顶。”我们来念佛就好了,一向念佛,阿弥陀佛给我们灌顶。

【为什么要烧香、供水……?】 ▲

(问)信佛为什么要烧香、供水、供花、供果、点灯、点烛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形式,或者是家人有障碍,他还没有这个信顺的心,我就不便于做这些,那么,这样我就专拜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这样能不能往生?会不会有影响?

这样没有影响,可以往生。至于说供水、烧香,这是表达我们佛弟子的虔诚之心,同时外在的这种佛堂的庄严,也会对我们内心的这种信仰,有好的互动作用。所以,有条件还是应当设佛堂来供,没有条件就更加在心里边专修念佛,这样也能往生,不影响。

【怎样超度亡灵?】 ▲

(问)超度亡灵,怎样超度比较合适?

超度亡灵,有的诵《地藏经》,有的做法会,有的放焰口,种种方法都有利益。如果求里边最有利益、最根本、最彻底的,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个是又简单、又彻底。

比如作佛事,如果诵经,你家人可能不会念,光是请人家念,这个感应就差;如果念佛,我们虽然请出家人念,或者请莲友念,自己要参加,表达至诚,这样才更加容易感应道交。人家也会因为你的诚恳,也更加诚恳,这样自己诚恳、大家诚恳,而且大家都可以念这句名号,这样就是效果更加明显。所以,超度亡灵的作用,它取决于三方面:

第一个:取决于已故者,他本身善根的深浅,或者是罪障的厚薄。

第二个:取决于阳上人的诚心。

第三个:取决于你超度的方法。

亡故的人,如果他罪业很深、善根很浅,那么要超度他就比较难了。他业障很重,难以感应道交,这是他本人的原因。

第二个:阳上的人,如果说你敷衍了事、心不虔诚,这感应就薄弱;如果阳上的人,很至诚恳切,这样感应就容易、就强。

第三点,方法:“诵经不如诵咒,诵咒不如念佛”。以念佛作为最好的方法。

亡人都已经死掉了,他的善根到底是深是浅,已经定形了。所以,我们要超度他,就在后面两种因素方面来用力量,我们心越虔诚越好,那这样,刚才说过了,最好是家人自己能至诚。比如说父母为孩子、孩子为父母,你们一想到父母,就想到“我妈妈是什么样子,她对我有什么样的恩德,哎呀!我怎么在世上没有孝顺她!”内心很容易相应,哎呀!我来为她念佛。你请别人为她念,别人也不知道你妈妈长什么样子,我们都是凡夫,也不能像菩萨能够自他相换,有那个大悲心。所以,这样的感应,不如母子、父子他这样感应那么很真切。所以,反而不如自己念佛,更加容易感应。大家对这一点要有认识,自己就虔诚念,也可以请莲友、请师父大家共同念佛,这样超度效果最好了。

【什么叫八难?】 ▲

(问)什么叫八难?

“八难”就是八种状况下,很难以听闻佛法的因缘。他这种情况下,闻佛法的缘分很薄弱、很难。

三恶道就是三难。堕落在地狱、饿鬼、畜生里边,虽然说阿弥陀佛这三恶道的众生也要救度,但是一旦堕落地狱、饿鬼、畜生的话,要闻佛法就太难了!业障太重了,有法也听不到,被障碍住了。所以这个叫三难。

然后,长寿天。你生在长寿天上就老是享乐,不思修行、不思进取,好像升天很好,其实升天这也是一难。还有在边地、没有佛法的地区、佛法不流行的地区,没有佛教经典,没有出家人来弘扬佛法,当然就是一难。还有生在佛前佛后,这个都是难。在佛前不见佛,佛后不见佛,这个也是有障缘。还有世智辩聪,他脑子里面老是用世间的思维逻辑来衡量佛法,越聪明越困难、难以入道,这个就是叫“八难”。

【六斋日、十斋日用不用诵《地藏经》、《普门品》等等?】 ▲

(问)六斋日、十斋日用不用诵《地藏经》、《普门品》等等?或者诵地藏菩萨圣号、观世音菩萨圣号等等?

专修念佛不必。六斋日、十斋日通通是诵阿弥陀佛名号就可以。

【怎样正法久住?】 ▲

(问)正法的存亡,如果不在人为的话,为什么律宗讲毗尼住世,正法久住?

这个大概是有听到说“正法”、“像法”、“末法”到“灭法”。众生的机感,机感其实就是一种人为,机感和人为并不矛盾。人为什么呢?就是你有这样的根机,能够修持这样的法,它就会存在;你没有这样的根机了,缺乏这样的根机、不能修持这个法了,自然就没有了。所以,在经典里说“薪尽火则灭”,佛法如智慧之火,众生的根机就像柴,柴烧完了,火就自然熄掉了。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灭度呢?也是一样的。祂所度化有缘的众生都度了,该交咐的也交咐了,该结缘的也结缘了,这样,祂就自然的不在世间住世了。佛法就是因缘法,就是如此。

那么,因缘当中也有人为。为什么你到这个时代,你想来清净持戒,有这样的心,你也做不到清净持戒了。这个时候,自然对你来讲,戒法的功德利益,就不如正法的时候那么殊胜。所以,道理并不矛盾。

这样可能怕人家误解说:“既然不在人为的话,我就可以不虔诚修行。”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在这个时代当中,大致有一个范围。比如说:我们说哪一个人不愿意开悟呢?那么,你现在能不能开悟呢?“我在那儿使劲……一使劲就开悟了”,你做不到!所以这个就是说我们虽然想做,可是力量达不到的。

同时,所谓“正法”,它有两种说法:

只要是佛讲的解脱生死的法门都叫“正法”。那么,净土宗念佛,也是正法。念佛住世就是正法住世。

第二种就是指“正法时代”。“正法时代”,五百年早就过了。有能够修持、得道证果的圣人,这个叫正法五百年,早都已经过去了。现在都是“末法时代”了。“末法时代”我们再怎样的发心,连十方诸佛菩萨都不希望佛法衰落,不要说我们凡夫发心了。十方诸佛菩萨、诸大阿罗汉都有护持佛法的责任和这样的悲心,以众生的业力来讲,祂们都没有力量来改变。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正法五百年,他如果有这个办法,祂就不要讲五百年嘛!祂讲五千年不好吗?随口一讲就五千年多好啊!这个众生业力自然如此。佛就看得很清楚,到了某某时候,众生的根机就逐渐地坏了,疲软、懈怠、放逸、造恶……这样,难行的法门难以修持,所以,圣道法门它有时间的限制,正因为怜悯广大苦恼的众生,才特别来说这个念佛法门,广度一切群萌。

【提倡一句佛号、一部经是否使灭法更快地来临?】 ▲

(问)现在末法时代仅剩一句佛号、一部经,如果此时提倡人人皆念一句佛号、一部经,是否使灭法更快地来临?

这个是看怎么提倡法,提倡一句佛号、一部经,也不是否定所有其他的经典,能够念这一句佛号、一部经的,他也是靠其它种种法门的这种力量。比如说三世因果的道理,比如世间苦、空、无常等等,这一切都是佛法基础的教理和知识,这些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所提出说“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在行持方面要有一个专一的行持,有这个宗旨,它跟诵经、跟其他法门并不矛盾。不要理解是矛盾的,那就是错误地理解了。

有这个能力的,比如说:“我老太婆了,我时间不久了,我就念这句佛号,也不等待我去弘扬佛法了,八十几岁了,要弘法,我到极乐世界再来,那我就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你还少壮,二十几岁、三十几岁,闻到这个法门,还想弘扬佛法,哎!那你专修念佛,行有余力,你就可以涉猎有关的经教,来度化有缘的众生,这个不矛盾。

【为什么佛在世的时候弟子们都不念佛?】 ▲

(问)念佛如此之好,三根普被,那么,佛在世的时候,佛身边的弟子为何没有一个念佛的?

这个不是这样讲的。佛身边弟子都念佛,没有不念佛的。那么,是不是都专念阿弥陀佛呢?佛讲某一部经,都有祂的当机。比如讲到《金刚经》的时候,就是来讲《金刚经》的宗旨,这个时候就不要掺杂其它的,就讲解空。

以净土三部经来讲,比如说十六大阿罗汉,还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众,他们听到这个法门就“欢喜信受、作礼而去”。那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了。他如果听到这个法门,都不修念佛法门,怎么叫“欢喜信受,作礼而去”呢?

《无量寿经》也这样讲:听到《无量寿经》,有多少众生当时得无生法忍、当时得法眼净、有多少多少众生得无量无边利益,有哪一个哪一个世界多少多少的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经》都有很多啊!在《无量寿经》最后,有十四佛国,说了有十四个佛国土,有众生往生净土。“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佛告弥勒:“于此世界,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这些大菩萨有六十七亿;小菩萨、修诸少功德者不可计数,皆当往生无量寿国,那怎么说都不念佛呢?

然后,不但我国有如此,他方国土:“其第一佛,名曰远照,彼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彼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三佛,名曰无量音,彼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那就十方无量世界有无量众生,都在求生,都要往生西方净土。

《华严经》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四十一位大菩萨一致进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普贤菩萨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愿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这些都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说求生净土比得人身更容易,是否会忽视人格的提升?】 ▲

(问)法师说求生净土比得人身更容易,如果有人误解,认为只要念佛,人格无所谓,于是对人漠不关心,甚至也不顾及是否伤害众生……

“求生净土比得人身还容易”,这个是如实说。印光大师也这样讲:求生净土比你下一次得人身还容易;得人身比你求生极乐还困难。

为什么这样讲呢?是有人心中觉得说:“哎呀,我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下次转生得个人也可以了”。这个是心里边不了解佛法,而且起骄慢心,认为“我这种修持,固然达不到往生极乐世界的标准,来生也可以做人”,不知道我们来生做人是不容易的。来生做人,五戒要能做得到。所谓“杀、盗、淫、妄、酒”了,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饮酒,这样才不失人伦的身份。那么,如果以此为标准,其实,很多人──绝大多数做不到的。所以,佛说了:“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者,犹如爪上之尘。”很少!大指甲盖上面一点点土和大地的土没法比。

老法师印的《因果图鉴》上面就有一个封面,封面就是一个乌龟在一个海下面,上面有一段木头,木头中间有一个孔,这个乌龟是一个瞎眼乌龟,叫“盲龟值木孔”。怎么叫“盲龟值木孔”呢?是佛打一个比喻:说有一只瞎眼的乌龟,在大海的东边,还有一块木头在大海的西边。那么,风吹这个木头在海里边没有规律地东漂西、西漂东;这个瞎眼乌龟在海里边也是没有目标地到处乱走,它一百年才探一次头出来──这个瞎眼乌龟在海下边一百年探一次头。说它刚好等到它把头探出来的时候,这个风吹的这块木头刚好到它头顶,而且,它这个头刚好插到孔里边去──这种可能性几乎是没有了!因为乌龟到东边了,木头在西边;乌龟到西边,木头在东边;甚至乌龟跟木头只差一尺远,也过掉了;或者木头到了乌龟的头顶上,而乌龟在下面没有上来,等它抬头的时候,木头又走掉了,这个怎么可能能够插到木孔里边呢?

佛就说了这种可能性都存在。如果失去人身再得人身的可能性,比这个还要难!

你们说得人身难不难呢?太难了!

那么,往生净土为什么容易呢?因为我们称念弥陀名号是“正定之业”,靠佛的愿力才容易。不是我们自己修行的容易,你自己修行得人身都这么难,何况是升天,何况是解脱生死?更何况是超生到诸佛的净土去!所以说这点,之所以易、之所以难,一个是靠自力修行,守持五戒、不违人伦,这个难;一个是佛力救度,专持名号,往生西方,这个易。

至于说有的人认为“只要念佛,人格无所谓。”这样也是误解。这样的人怎么说呢?就不好说了。他自己脸都不要了,他人格无所谓了,你怎么跟他说,你说?你跟他说,他自己就这么自甘堕落,又怎么说法呢?

所以,像刚才前边说过的,到底他心里边是怎样的存心、怎样的想法,我们就不知道了。他如果真的愿意求往生的话,内心是有忏悔的。内心有忏悔,这个人即使说他还有很多缺点,应该说的人格是光辉的,他内心里边真正知道自己是一个造罪的人,他就有反观觉照的能力,他就不会掩饰,他也不会说“我傲慢,我这样就很好,我这样就是无所谓”。这样是毫无惭愧。毫无惭愧就很难说他是一个念佛的人。因为念佛的人具有两种深信嘛!第一点:深信自己是造业凡夫。深信自己是罪恶凡夫,一定会有惭愧心;有惭愧心,他就会柔软,他会觉得我事事不如人。即使有缺点,他不会拿出来张扬,说:“你看,我就这样才是好!”他觉得我不如人,我应当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才是一个正确心理状态。不然的话,就矛盾了。

【“只要念佛”是否会导致悠悠泛泛?】 ▲

(问)如果不重视念佛成片才能往生,那么我们所指的“只要念佛”,是否没有任何要求与水准,如果一天当中仅仅是悠悠地念,这样也能往生吗?

所讲“只要念佛”,是就我们个人的根机,因为每个人的根机各有不等,就像吃饭一样,你不能要求大家都吃五碗,也不能说都吃一碗。饭量大的,你就吃五碗,饭量小的就吃一碗,再小就吃半碗,所以,随量而饱。

那么,有的人精勤念佛,你让他少念,他也不干。真的念上道的人,就喜欢念佛。你让他看电视、让他去打麻将、让他干闲杂事情,他根本就不愿意去。

但人心就趋于下流,如果念佛不是很上路子,因为念佛是生熟互转嘛!修行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原来陌生的,转为很熟悉的;原来熟悉的,转为陌生的。你看世间的人,他打麻将、看电视、他看球赛,他一晚上精神饱满得很,他就不用睡觉;如果念佛,一个小时就打磕睡了,甚至不到一个小时。这个就是他不习惯于念佛,这样就要稍带勉强。念佛,没有说生下来我就是一个很好的根机。所以,祖师提倡记数、提倡相续,都是让我们形成一个念佛的习惯,对于我们每个人。什么叫“稍带勉强”呢?你勉强过分了,他一下接受不了,这样就会退;那么,你过于放逸,他就是根本就不能够转,这样就是老是心里面跟念佛不相应。所以,要带紧一点点,这个要带点勉强、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至于说是不是一定要“成片”,这个当然不一定。你能念的成片,绵绵密密,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就是一句佛号,那当然是最好了。只是说如果拿这个作为一律的标准的话,那么,达到的人太少,就有了门槛,就障碍了许多人。所以,阿弥陀佛的本愿说“乃至十念”,我们讲往生的话,总不能离开阿弥陀佛的本愿,不能以我们自己的一个好心情,说:“哎!这样讲怕人家怎么样……我就自己设一个标准……”这个叫凡夫的情见,你一设标准,结果反而你好心干了坏事,把很多人堵住了。所以,还是顺着经教来讲比较合适。

既不鼓励他放逸,同时也不让他感觉为难、做不到,所以,念念相续,念念不舍,各随根机。各随人的根机,而说之语。

每个人你自己是不是尽心而为,你自己知道的。真正是尽心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自然而然他会尽自己的心力,尽心尽力多念名号。

如果说他心中对念佛并不是当那么一回事儿(所谓“一心专念”),他也不是,他作为一个悠悠晃晃的,可念可不念的,心中可有可无的,这样就叫“若存若亡”,往生不定。那就危险了,悠悠泛泛,因为毕竟这是个大事嘛!

比如说我们春节的时候要回家,那么,大家想回去的时候,心里边总是挂碍着家里,你总是会想到,不会影响你的工作,你走路、你上班,你还在想这件事情。

我们想极乐世界,我们心里边总是这件事情挂在心中,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虽然这里走、在那里走,但是,这个影子不会改变的,这个不影响,自然地就会念佛。

如果你老是想着钱、发财、当官……那个,一天念个三句、五句、十句、八句的,你不好说了。蕅益大师很慈悲了,说:“你果然每天念一声,一辈子不改变,也能往生。”蕅益大师有这样讲。不过我觉得大家还是以善导祖师讲的念念相续、多念佛。

【西方莲花会大会小,是否属于生灭法?】 ▲

(问)西方莲花会大会小,是否属于生灭法?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的。前面我有讲过,这也是古大德这样说,如果你念佛很精进勇猛,极乐世界的莲花就会开的很鲜艳,就会越来越大。这个应该说是大德为了鼓励我们多念佛的一种说法,在经典里边──净土三部经里边没有见到相应的说明。极乐世界,以善导祖师所解释的,极乐世界的宝树一旦起来,就“一时顿起”,没有生长,没有生老病死、坏灭,因为是无为无漏的境界,而如果我们真修念佛的人,这个心一旦发起,也永不退转。所以,也不存在所谓生灭、进退的问题。

因为这样的讲法,能够让大家听起来好懂,而且愿意多念佛,所以也不妨对适合这样的根机去讲。

至于说他会误解说“这样是不是极乐世界就是生灭了”,那就不必跟他讲这些了。这个就是对机了。

【肉被吃完才能投生是何道理?】 ▲

(问)因为那天谈到,说这个猪,肉要吃完,才能投生……

这是看到的一个案例,应该从佛法解释,也有这样的道理:它很执著它的身体,它怎样呢?这个肉吃完之后,只要有别的,还有它的肉体,它的神识就会附上面,直到最后一块肉体都没有了,它无法附了,那就没办法了,这是执著心的缘故。

那是不是每一头猪都一定如此?这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知道的了,只是有这种状况。

【临终是否也很关键?】 ▲

(问)弥陀愿力很大,临终是否也很重要?对于临终正念的保持,能否给予开示?

解释过了,弥陀愿力很大,所以临终能够保持我们正念,他才发了一个“临终接引愿”。弥陀悲心很大,知道我们造罪凡夫临终四大分离,爱别离苦也很苦恼,这个身心要舍掉,千般难以割舍,犹如生龟脱壳、生牛剥皮一般困难,所以,祂才放光加持,让我们专修念佛之人,平时蒙受阿弥陀佛光明的摄护,临终更蒙受弥陀的大加持,让我们临终心不颠倒。

所以,《阿弥陀经》里讲:念佛之人都是心不颠倒而命终的!“是人终时,心不颠倒”,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心不颠倒,佛才来接引!是我们只要专修念佛,在“明了心位”的时候,我们心中清清楚楚、明明朗朗。

人心的心识后来有几个位,一种叫“明了位”,还有一种就是“乱心位”。“乱心位”就是业力种子一时爆发了,强者先牵,你就随你的业力去轮转了。不等到这个时候,阿弥陀佛就先来了,在我们“明了心位”就现前接引,加持我们,让我们正念分明,消除业障,心不颠倒,顺利往生净土。

【临终痛苦怎么办?】 ▲

(问)如果临终痛苦无比,口称圣号也没有能力,如此一生念佛,能不能往生?

如果信愿具足,一生念佛,决定往生。不用怀疑!临终如果痛苦、念不出来佛,也没有关系。这个也可以听到人家念,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在那里等阿弥陀佛来接引,心就放下来,虽然身体痛苦,但内心没有恐惧,说:“哎呀!我不能往生啊!我堕了地狱啊!……”没有这些。还是信愿相续的,阿弥陀佛必然现前接引,没有问题。

【为何信愿坚固的人临终也会得重病?】 ▲

(问)念一句圣号能消除极重恶业,经中说能灭生死罪。为何有人一生念佛,信愿极坚,临终却得重病?

这个不是说他“临终却得重病”,是他本来有极重的恶业,显现这样的病相。果然是念佛有素的人,虽然有重病,他其实不是那么很苦的。像我讲的这位姚春琳老居士,她是得肝癌,一般的人得了肝癌是很疼的,都要打杜冷丁、止疼药。他们也要问她,她一针也没打过,不到医院去,他们说:“你疼不疼啊?”“不疼。就有点像木头一样,就一小块,其它什么感觉也没有。”她念佛念的很虔诚。

至于说我们临终的业相,我们过去的业力是不可思议的,非常的深重。不要说我们这个凡夫,玄藏大师的师父叫戒贤法师,印度的高僧,那么他都得重病,他病到了自己都想自杀了,痛苦到自己都想自杀的程度,这时候,观世音菩萨就现身告诉他说:“你前世曾为大国王,战争杀害无边众生,所以这是业报现前,但是,是重报轻受,你要忍受,三年之后,大唐有个出家僧,要来向你求法。”这种大修人都尚且这样,何况我们呢?所以说这是我们业力所现。虽然如此,念佛也决定往生。

【怎样放生?】 ▲

(问)这个问题,问到放生的问题。

放生,当然提倡戒杀放生。现在这个时代,杀生业特别重,所以,老法师这里有印莲池大师的《戒杀放生文》,而且屡次印、反复印、长期送,非常好!那么,作为我们每一位佛弟子,也应当身体力行。

在放生的时候,是各有不同,你要现在这个时代,你想放生放得那么圆满,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让十方众生,放到西方极乐世界,离开阎罗王的掌心,到极乐世界七宝池里面,得到莲花化身、无量寿命──这个才是根本的。除此之外,在这个世间放生,你就做不到那么圆满。

有人担心说:“哎呀!你看,买来放了也要死啊!人家还要捕去呀……”确实,这个世界,功德都是有为、有漏、不净,不是彻底圆满的。但是,也不因为这一点,障碍我们的善心,我们可以善巧方便。

比如说这个动物,当它惊恐、恐惧的时候,我们来搭救。有一次放生,我就感觉到有一点不足的地方,因为每到四月初八,还有其它的比如说七月十五、七月三十、地藏菩萨圣诞了……寺院就会选这么一个日子组织大家,比较大量地放生。其实,因为长期如此,当地的鱼贩就有数了,四月初六、四月初七,他就到长江去捞,四月初八,还有很多人驾着小船等着你放,放了他就捞。那我们既然预先知道了,我们可以避开这个时间,不一定选这个时间,让人家不知道悄悄地放,这样比较好,这样就是相对的好一些。

【特殊场合念别的经典算不算杂修?】 ▲

(问)莲友念《地藏经》叫我去帮念,这样算不算杂修?

这样不算杂修。就说我们自己专修念佛,一心念佛,知道念弥陀名号必然往生。但是,他现在善根还只是喜欢念《地藏经》,也要我去跟他念一部、二部,那么,我时间抽得开,也不妨去帮帮忙,念上一部、二部,助成他的善根,这个不算杂修。

不过这样的时间不要太多,每天都有三、五个人请你去,我看你不杂也杂了,哪有时间念佛啊?还是少去为妙。可以跟他讲:“一次、二次。你看,我专修念佛了,成就你的善根”。慢慢引导他:“哎,你也专修念佛就更好!”

之所以诵经,就希望得功德、希望消罪业,如果把道理让他明白了,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像《观经》下品讲的,听闻大乘十二部经典,只灭罪千劫;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灭掉五十亿劫生死重罪。你跟他讲明白道理,拿出经文证据,他心里能放下来,他也会专修念佛,得到大的、实际的利益。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谢谢大家!

(发布者:无量光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佛要救你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