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讲:善导祖师净土思想特色、三经要点(一) 上篇 ▲净宗法师2006年10月4日讲于长春般若寺【善导祖师净土思想的特色】 ▲请放掌 善导祖师净土思想的特色,上人总结为四句话、十六个字。我们这些天来的讲学,也是在说明这一点。所谓四句话: 一、本愿称名。 二、凡夫入报。 三、平生业成。 四、现生不退。 【一、本愿称名】 ▲“本愿称名”。善导祖师《观经疏》解释〈流通分〉: 望佛本愿, 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个就是善导祖师思想的宗旨,也是修行的方法。“称名”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之所以称名,因为这是阿弥陀佛本愿所选择的修持方法。 念佛有多种,依善导祖师的思想就是持名念佛。这里用“称”字,是显示口称阿弥陀佛名号。口称阿弥陀佛名号来自于《观经》,如同我们学的《观经》下下品,以下下品意业失念、苦逼失念,没有办法,失去忆念佛名的能力,以这样的众生能够做得到的,所谓“易行之极致”。善友转教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口称是显示本愿至极之易行,最容易的,即使心中再怎样慌乱、恐怖,苦逼失念也能做得到。阿弥陀佛本愿以此易行而摄受一切众生。 既然如此,我们就知道:我们声声相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顺佛本愿,决定往生!所以,不在我们心中觉得说“有妄念、无妄念,清净、不清净,业障深、业障浅……”,不在我们自心里边去找解脱之缘、找出离之缘。我们自身不管怎么样,净染不论──是净是染一切不论,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二、凡夫入报】 ▲“凡夫入报”是指但以口称南无阿弥陀佛、顺佛本愿所得到的利益。 若论其根机是九品凡夫,虽然有大乘善的凡夫、小乘善的凡夫,还有世间善的凡夫,还有恶业凡夫、纯恶无善的凡夫,总之,这九品人都是凡夫的体性。 那么,凡夫之人如何能到弥陀报土呢? 也正是因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是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的缘故。这两句都是法门的根本!这也是善导祖师楷定古今的地方,对《观经》的行法(修持方法)楷定为: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才是《观经》一部归根结底的结论,这是因为顺符弥陀本愿的缘故。 第二点、楷定《观经》的九品根机并不是圣人,也不是上根利智。总之,九品都是凡夫。 但以遇缘不同, 致令九品差别。 因为所遇的因缘不一样,才有九品的差别。 这样的凡夫以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作强缘,齐入弥陀报土,往生的地方是究竟、无生无灭、涅槃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凡夫入报”。 报土的境界是善导祖师所判,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是报土,往生的地方就是报土,没有化土。只是在报土当中,有的是有莲花,在花胎之内要呆多长时间,这是《观经》里边也有讲到的。 其他所主张的认为凡夫不可以直入报土,要能往生的话,就是比较低的地方――凡圣同居土,比较低劣。 善导祖师楷定古今:以凡夫乘佛愿力,得以往生弥陀报土。 【三、平生业成】 ▲第三、“平生业成” “平生业成”就是指不等待临终的时候。当然,如果临终之机,那就是“临终业成”。 “业”是指往生净土这件事。“业事”,往生净土之业成就了,决定往生。 称念弥陀名号, 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 我们平时念佛,一念信心发起,念念称名相续,誓毕此生,永不改转,在我们平生活着的时候,往生大事已经定下来。 既然如此的话,临终不论什么缘──无论在什么因缘情况下命终,都决定往生西方净土。这样才叫做“正定之业”,不然的话,就还有不确定的因素。 一般所讲的净土法门就是说:我们平时修行,或者念佛,或者积功累德,平时都不能确定,直到临终的时候才确定,怀着一颗恐惧不安的心,这个是和善导祖师的思想不同的。 【四、现生不退】 ▲第四点、“现生不退” “现生不退”是相对于“往生净土之后得不退转”来说的,往生净土得不退转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善导祖师的思想:你今生专修念佛──他也有解释“光明遍照”、“摄取不舍”,说是: 蒙光触者心不退 蒙受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取,我们一心念佛,就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定往生西方净土,这个叫做“现生不退”。 “平生业成”是指平生,相对于临终而言;“现生不退”是指我们今生,相对于命终之后往生净土而言。 “平生业成”是指往生之业已经完成了;“现生不退”是指我们现在就能够得不退转,往生净土就快速证果,是有这种种利益。 龙树菩萨解释这个“不退”是有两种:一种就是自力难行道,“修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第二就是以阿弥陀佛本愿力故: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 即入必定。 “必定”就是不退转。这个不退转的位子非常高: 人能念是佛, 无量力功德, 即时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这是现生进入不退转地。 当然我们的身份,还是凡夫众生。像印光大师也赞叹:如果专修念佛的人,虽然在此界没有往生西方,但是: 譬如太子堕地, 贵压群臣, 种性已超二乘之上。 他这个人就好像太子生下来了,太子堕地之后,虽然对国家还没有贡献,种种治国安邦的方略还没有学会,但是他将来必定要做国王。所以,群臣都向太子敬拜。 专修念佛之人,就好像太子堕地,就是说:他本身没有什么德,没有什么行持,可是位子很高,所谓“不退转地”,就是“凡夫菩萨格”,虽然是凡夫,却具有菩萨的功德,乃至具有阿弥陀佛果地上一切的正觉功德,这个就是佛力所惠赐。这是来形容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 【《无量寿经》要点之一:站在第十八愿的立场解释四十八愿】 ▲善导祖师是依据净土三部经来建立净土法门,特别是依据这部《观经》来展开净土法门的。不过善导祖师对《观经》的解释,他是站在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立场上,也就是以《大经》──《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作为根本来解释《观经》、来看待《阿弥陀经》。所以,在善导祖师的思想当中,这三部经都是一味的,在《观经疏》里边也有几处提到。 就《无量寿经》来说,也有人讲:“这四十八愿是一个整体,突出第十八愿──因为善导祖师的思想是以第十八愿为宗旨,这样会不会觉得不完整,觉得有所偏颇?是不是四十八愿就割裂了?” 是不会这样子的。因为四十八愿有核心、有宗旨。佛教“本愿”这个名词。“本愿”的“本”有两种解释方法:一个就是“因本”,一个就是“根本”。 所谓“因本”,就是因果相对,果上成就的果地功德,探究原来因中发的誓愿,这个叫做“因本”──以因为本,才有果(果就是末了)。这样四十八愿都叫“本愿”。比如说到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为什么没有三恶道呢?是因为当初法藏比丘发了第一“国无三恶道”这条本愿,现在的果报没有三恶道。 第二个解释:四十八愿并不是平铺罗列(像一个盘子里边装了四十八颗珠子一样),它有一个贯穿不变的宗旨。这个宗旨、这个核心、这个根本、这个目的就是第十八愿,这个是根本中的根本。 所谓“根本”,就像树,有根长出来,才有枝、才有叶、才有花果。第十八愿是整个四十八愿的核心,所以称为“本愿中的本愿”。《无量寿经》里边有: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也是以一这条愿作为本愿,虽说是四十八愿的通名,而特别给予第十八愿。 善导祖师多处所提到的就是以第十八愿作为本愿,因为四十八愿大致来讲分成几个类型,就是说:“摄法身、摄国土、摄众生:我要成为怎样的一尊佛。”阿弥陀佛有关于佛身──祂本身的誓愿就有第十二愿、第十三愿和第十七愿。第十二愿就发誓:“我要成为光明无量的佛。”第十三愿说:“我要成为寿命无量的佛。”第十七愿说:“我要成为十方诸佛称扬赞叹名号的佛。”这是就佛本身所发的誓愿。 还有就国土:“我要成佛之后,成就的极乐世界是怎样的极乐世界”,这里也有很多愿,比如说:“我所成就的国土没有三恶道”、“往生我国土的人不再堕落三恶道”、“到我国土的众生都是身皆金色、无有好丑,都得种种神通、得种种利益、开种种智慧……”四十八愿里面也有很多愿。 这个国土是如此的微妙,佛身是如此的高贵,那么,成就国土和成就佛身是为了什么目的呢?是为了让我们众生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没有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这样的佛毫无意义,成就这样的国土也毫无意义。 以此来讲,由于第十八愿而生发出其它的每一条愿,所以称为“本愿”。比如说第十八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就是要成为的佛里面就含有第十二愿、第十三愿乃至第十七愿的内涵,“我是要成为这样一尊佛”;“十方众生”在其它愿里边或许讲到、或许没讲到,第十八愿里所说的众生就是“十方众生”,“你若不往生的话,则我不取正觉”。第十八愿当愿的意义,就是令我们十方众生去往生;那“欲生我国”的国土是往生到什么样的境界呢?就是包括第一愿、第二愿、第三愿等等,就是没有三恶道、不堕三恶道……是往生到这样的国土,所以,就第十八愿来讲,它就包含了整个四十八愿的内涵。 所以,善导祖师在《观经疏》里边就有几处说到: 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四十八愿只是说明这一件事情。像第一愿是为第十八愿服务的,为了让我们众生能够往生到这样好的国土,能让我们往生到净土,永远不受三恶道的苦恼,而发第一“没有三恶道”的愿;为了让我们能往生到如此高妙的报土而发“不更三恶道”等等其它各条愿;也是为了达成让我们十方众生能够往生,而发祂自己“无量光明”的愿,“我这无量的光明,就是摄取那个念佛的众生”,不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吗?那么,阿弥陀佛无量光明起的作用,就来自于第十八愿,“因为要让十方的众生称念我的名号,必然回归我的净土,所以,我发愿成为无量光明的佛”;因为发誓要尽未来际的度脱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所以发愿“成为无量寿命的佛”;因为要发愿以祂的名号最简单易行、最殊胜地来救度众生,所以发愿“让十方诸佛来称扬赞叹我的名号”……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第十八愿而服务的,以第十八愿作为根本的目的。 说起来也很简单,我们办任何事情都有分目标,也有一个根本的目标,也都有我们的目的。 打一个比喻说:像三峡的移民工程,三峡移民工程主要的目的是要移民。为了移民需要建一座新的村庄、新的城镇,然后要规划道路,要有公园、要有商店、要有住房、要有自来水、要有幼儿园等等这一切。那么,把这一切做好了,目的是干什么呢?是要把人移到这里来住。如果这一切都做好了,却不能把移民移到这里来住,这个就是一个空城,没有意义。所以,他不用说:“哎呀,我干什么?我是为了建房、建道路、建自来水管、建花园……”虽然具体就某一件事情可以这样讲,但是只要说“为了移民”就可以了,为什么建这个村?是为了移民,移民才是一个根本的目标,所以,建这种种的分下来这些事情,都是围绕这一个根本目标。 阿弥陀佛建极乐世界,说“我极乐世界怎样的庄严,怎样的殊胜利乐”,目的就是要把我们十方众生移到极乐净土去,“速生我刹受安乐”,这个才是四十八愿的核心,所谓“十方众生,欲生我国”。由此,这是阿弥陀佛成佛的根本,所谓上求佛道,是为了下化众生,为此目标而展开其它四十七愿。 这个就像树一样,这一棵树你握住根本了,那么,整个的枝叶花果通通都有了。 所以,四十八愿当中,如果其它的愿不了解,你了解第十八愿的精神、专修念佛的话,其它四十七愿即使一个字不知道,到达极乐世界也是一点点都不少你、完全兑现出来的。 “一个整体”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整体”就是说:第十八愿就好像一串念珠中间的那条线一样,比如说有一百多粒,如果没有线把它串起来,它就是分散的。有这条线串起来,它才成为一个整体。 又像一张网一样,它有千孔万孔,但是如果把网的大纲抓住,所有的千孔万孔都能收起来。 四十八愿虽然内容非常广泛,如果展开来讲的话,还不止四十八愿,非常广泛、很多!但是,一提第十八愿“六字名号,念佛往生”,这个是个纲要,把它一抓通通都有了。 如果说四十八愿必须任何时候都要每一条愿来讲解才叫完整的话,那四十八愿本身就不完整了,就不是一个整体了。因为是一个整体,你抓住它的核心,就全部都有了。 像我们提衣服一样,这件衣服有领子、有袖子、有衣襟、有其它的部分,但是我们只要抓住衣领,领子一提,全部衣服就都提起来了,是不是?如果这件衣服一定要抓领子、又要抓袖子、又要抓后襟……全部抓才能提起来,说明这个衣服裁缝没做好,分成几大片了。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天然的一个整体,你只要称念六字名号,全部都有了,这才叫一个整体──这是贯穿不变的宗旨。 所以,这点不矛盾。只是我们学习的时候,最迫切要解决的是我们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何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把这个突出出来。 善导祖师在《观经疏》里边还有这么一句话,他说: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在《观经疏》的五十一页。 《无量寿经》云: 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 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 一一愿言: 每一条愿都是这个宗旨。 这样的解答也只有善导祖师解释得出来,其他人解释不出来: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如果依我们从文字的解释来讲,第一条愿就不是这样,第一条愿是说“不堕三恶道”。善导祖师在这里是讲它的本质,因为第一条愿是结合第十八愿才有意义的,如果说没有第十八愿的话,第一愿就没有意义了,对不对?“国无三恶道”,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众生往生,国无三恶道没有意义;没有第十八愿众生往生的话,第二愿也没有意义,乃至其它所有的愿都没有意义,乃至第十二愿“无量光明愿”也没有意义,没有往生,无量光明干什么呢?“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令我们十方众生往生才是根本意义所在。 【《无量寿经》的版本】 ▲也有莲友说到关于《无量寿经》的版本,本来这件事情有些纷争,既然有人问到──上次也提过,莲友说:“《无量寿经》的汇集本,要说不是佛经,心中有点过不去。”说不能信服。 我知道大家有不少人读诵汇集本,也读诵了相当长的时间,对这个汇集本很有感情。不过我觉得学佛还要理智,要理智思维。作为我们修学善导祖师的净土思想,从昙鸾、道绰到善导,我们所依据传承的经本,祖师解释所依据的经本就是康僧铠所译的《无量寿经》。若依后人的汇集本,就失去了祖师解释的传承,这是第一点损失。 第二点:汇集本是拿汉译的五种本子──佛经都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这五种本都有原本梵文的依据。后来的汇集,是拿这五种原译本──当然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己造的,不是这样,发心也不是如此,事实也不是如此。不过他是取这五种原译本,把它们汇集成一个新的本子,叫做汇集本。 按说这件事情是很严肃的事情,因为佛经是佛金口所宣。 所谓汇集本,历史上总共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宋朝的王龙舒有个汇集本,龙舒是一位修行净土宗大德,他著《龙舒净土文》,劝化众生很恳切。《龙舒汇集本》在世上也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到了莲池大师的时候,就指出这样不适合,后来就很少流行了;清朝还有一位彭际清居士也有汇集,这是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民国时代的夏莲居居士汇集的。 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对这件事情也有些说法,说这样可能会引发人家认为“经典不是佛金口所说的,也不是从印度的原文――梵文所翻译的,就是人家自己这么编出来的”。这样会有损失,都对这件事情不提倡。虽然汇集的人用意很良好,但佛经很严肃,保留它本来的面貌就好。 比如说:善导祖师的《观经疏》: 一字一句,不可加减, 欲写者,一如经法。 我们对它的尊重,也像对经文一样。但是不直接把它说成是经文,就说“它是善导祖师对《观经》的解释”,这个就很好了。 很多祖师大德的著作,其实它的教理、它的文辞都非常的好,但是位子是祖师讲,就是祖师讲,这样比较稳当。 何况现在,如果讲到五种原译本,随便哪一部经典拿出来,说:“这是佛经。”没有人有任何异议,这个历史也很清白,翻译也很明了,没有任何异议。如果拿了后来的汇集本,直接说成是佛说的,就有法师有不同的意见──怎么可能说佛说的经典后人有不同的意见呢?既然有不同的意见,就会引起纷争,那我们还是要依一个稳妥的才好。 一个是从传承上来讲,一个是不让人家对经典产生纷争来讲,我们还是依据原译本。 同时从汇集本来讲,大家如果回去看,因为一般的居士,我觉得也不太了解经文的宗旨和核心。你不了解这些你诵它,仍然有功德和利益,并不因为这样,你读了就没有利益。 像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写得非常好!莲池大师的《西方发愿文》、《戒杀放生文》都写得非常好!都可以来背诵。我们知道是莲池大师写的,也不减少我们对它的尊敬心。 像夏莲居居士的汇集本,他有他的一番苦心,但直接说它是佛所说的,可能有所不妥。 比如说封建的帝王,假如说对同一件事情他做过五次的指示,那么,作为后来的臣子,你可以直接说“这是皇上在某某因缘情况下对某某事情下的圣旨、怎么说的”,你把五次同样都说出来都没关系。如果你把这五次说的话,自己加加减减放到一块儿,又不经过皇上的审阅,你说“这个就是皇上所说的”,你们觉得妥当不妥当? (“不妥当。”) 这样可能会招致欺君之罪。如果你把这五次皇上说的话不经过皇上的审核,根据作大臣的理解──因为讲话都有不同的对机,也有不同的场合,他有他表达的重点,这是有很多细微的差别。 何况佛的智慧是圆满无碍的。那么,作为我们一个平常的人,说要把它汇集到一起不产生任何的差误,应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难免对同样的经文有不同的理解。 历史上王龙舒有汇集,彭际清就觉得汇集不够圆满,他再汇集;彭际清汇集了,夏莲居觉得不圆满,他再汇集;夏莲居汇集的本子经过几十年,又有许多人觉得不圆满,将来别人再汇集……到底依哪一个呢?这样就没有依据了。所以,还是要理性来看。 从教理上来讲,比如说四十八愿,在康僧铠的译本当中,四十八愿每条愿愿文和祂成佛之后果上的愿成就文,都有对应的关系。汇集本里边就没有这样的关系。这条愿成就之后,释迦牟尼佛怎么解释,是很对称的。我们回去看汇集本,失去这样的味道了。 尤其是关于我们往生最重要的三条愿,就是第十八、十九和二十愿,在康僧铠的译本当中,可以说文字简洁、义理简明、透彻。在汇集本里边,他把它揉在一块儿模糊混淆。你不研究教理,就随便读过去;如果研究的话,你找不到你的方向。比如说在康僧铠的本子里边,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往生愿”,很明了,“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第十九愿是引导诸行之人归入念佛之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释迦牟尼佛在下卷就用“三辈往生文”来解释第十九愿的成就,“其上辈者,发菩提心,行作沙门……”,我这里有我们HY寺印的《净土三经》的原本,有《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还有康僧铠原译本的《无量寿经》。在下卷就是“三辈往生文”,“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然后中辈之人,“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下辈之人,“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这三辈虽然都讲到发菩提心、也讲到其它的行法,但是不可少了的就是要一向专念,所以,善导祖师把这“三辈文”解释为:《无量寿经》下卷说: 一切众生,根性不同, 有上中下。 上辈、中辈和下辈,三等根机。 随其根性, 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都劝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十九愿就非常明显地看出来,是引导诸行根机的人(就是修行种种圣道法门,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引导他们进入一向专念,不管是上根、中根还是下根。 而《观经》这部经典,正是沿着这条路子,来引导定善、散善(三福、九品),最后导入一向专念,这个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若说临终之时,“我来现前接引”。 第二十愿是指什么呢?愿文是这样讲的: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 至心回向,欲生我国, 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这条愿叫做“果遂愿”,所谓“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是说你最终要达成目标和愿望,结果满遂他的心愿。这条愿在三愿中叫做“来生果遂愿”。因为第十八愿和第十九愿──第十八愿是当生就决定往生的,“这一生如果你专修念佛不往生,则我不成佛”;第十九愿也是誓愿他今生所得到的利益:“你修诸功德、种种诸行回向导入念佛,临终之时必来接引”,也是今生必定往生的;还有的众生,像一般佛法讲的“结缘下种”之辈,他在佛教里边简单结一个缘,又没有发出至诚心,也没有那样“一向专念、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也还没有通过诸行回向,只是听到这个净土法门,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又退堕下来,即使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还要为他发第二十愿,说“你曾经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哪怕你曾经植诸德本(“德本”就是功德之本),曾经像种树一样下过种子,那么,即使今生不得解脱,未来的话,若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令你毕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此来讲,这三条愿就非常完整。不管是正当机(因为佛度众生,有“正所被机”,也有“结缘下种”──结缘机,佛讲法就是这样的),正对机就是你当生就得利益,当下得利益;结缘机是你今生不得利益,未来还要得利益。阿弥陀佛这三条愿就有这样的次第:十八、十九是今生正对机,二十愿就是结缘机。第十八愿是真实──唯以念佛展示阿弥陀佛的真实本怀;十九愿就是方便导入真实,这样三愿的次第关系非常鲜明。 如果依照汇集本,这个就看不出来了。所以,这些从教理的研究来讲,是很有说法的。正依经典是这一宗教理建立的根本,那不是小事情。 当然,作为一般的信众,他也不了解这么多,那么,你读诵汇集本仍然有功德,并不会说你读了就没有功德了──不减损。 只是我们从法门建立、大根大本来讲,如果说出个一二三,那就是要依佛所说的、金口所说没有异议的,而且是历代奉行,诸位祖师有传承的,这样的才稳妥。 关于这三条愿,当然这次可能就没有机会详细说明它,将来有机会,这三条愿可以单独来解释说明。 【第十八愿愿文与成就文的对应关系】 ▲刚才说过了,“三辈文”里边都讲到有其它的修行,我们不如把这“三辈往生文”再来看一下。 第十八愿是九句话、三十六个字(十七愿下面就是第十八愿,在康僧铠翻译的本子当中,第十八愿的“成就文”和第十八愿很有对应关系的),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这就解释“至心信乐”;“乃至一念”是解释“乃至十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这就解释“欲生我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这就解释“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下面说: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个是非常吻合。 【《无量寿经》要点之二:三辈皆劝归念佛】 ▲讲到“三辈往生文”的时候,说: 上辈之人, 舍家弃欲,而作沙门。 这个当然值得鼓励了,这个是上等根器的。所以,善导祖师解释的“三辈往生文”,不谈往生净土之后的辈品差别,而是说这三辈是指这个世界众生的根机: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 有上中下, 随其根机不等, 佛皆劝以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那么,上根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就是“舍家弃欲,行作沙门”的人,“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这样的人,也应当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中辈的人,“我做不到出家、舍家弃欲”,中辈就讲: 虽不能行作沙门, 大修功德。 这一点也可以通融,你做不到出家,可以退而求其次,你应当怎么样?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 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 就说:你可以不出家,但是专修念佛不能改变。依你的根机,可以是哪种根机──是能够在家修行福业的,“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这样的人,也应当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那么,下辈是什么样的人呢? 下辈者, 虽不能作诸功德, 出家、舍家弃欲做不了;在家做这种种功德,也做不了,那么,这些做不了,你还是应当如何呢?这样的根机,应当: 一向专意, 乃至十念, 念无量寿佛, 愿生其国。 这个是不能改变的。 【净土门的菩提心:愿生心】 ▲至于这三辈里边都谈到: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 “无上菩提之心”也有两种,一个就是净土门所谈的菩提心,那就是: 愿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就是我们净土门的菩提心。 昙鸾大师说: 愿生心即是菩提心。 我们也解释过了,我们愿生极乐世界这个心,就是要到极乐净土去成佛的,我们只要愿生极乐世界,决定可以往生;往生决定能成佛;成佛决定度众生。 所谓“菩提心”,就是求佛果之心、愿成佛之心。那么,一个是自己在这个世界发四弘誓愿,修菩萨行成佛──这样的自力菩提心很难发得起来,一遇境逢缘,我们就退失掉了,所谓舍利弗尊者尚且有退心的因缘、退心这件事情,何况我们凡夫呢?很容易退失。所以,为了护念我们,让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里讲的“发菩提心”,是作为圣道法门的一种修行方法,把这种功德回转、趋向──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就像《观经》三福业里边讲的发菩提心,是作为一般性的修持方法。 一般圣道门发菩提心,感觉到自己在这个世间难以成佛,回向求生极乐世界,回转、趋向,是这个意思。 第十九愿讲到念佛之外余行的含义,是引导诸行根机的人都应当归入念佛,如同善导祖师在《观经疏》里所解释的:引导定善观、散善观种种根机的人归入念佛所说。 (发布者:无量光 欢迎投稿,责编:无量光,网站: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